「2010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研討會記實
文/葉長庚‧圖/劉宜婷、葉長庚
考古工作會報海報(劉宜婷繪製)。 |
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是臺灣考古學界一年一度的盛會,會議的目的主要在於提供考古工作者一個可以將其一年來的工作內容或成果進行發表與分享的場合。這個會議由國內五個主要考古學術單位輪流主辦,持續至今已是第七屆,本屆則輪到史前館負責籌備舉行。在去年會議期間,本館即派員參與並且開始規劃相關籌備事宜,決定在今年5月28-30日間於本館國際會議廳舉辦「2010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研討會。
論文集與會議手冊。 |
由於在上一屆會議綜合討論中,有學者提出可以有時間較短的場次提供給僅想針對考古工作內容進行發表的人員。因此本屆會議與過去較為不同之處,是將發表場次區分為「論文發表」與「工作報告」。前者維持過去的發表模式,每個場次除了有主持人與發表者的時間以外,還有討論時間;後者除了發表者時間縮短外,在工作報告的場次中沒有討論時間,而是於該場次之後安排較長的「交流時間」,一方面讓與會者在會議過程中可以休息喘口氣外,也讓難得共聚一堂的考古工作者能彼此交流工作心得,許多同學亦能藉此機會向師長們請教。
本屆臺灣考古工作會報研討會共包含一場開幕演講與13個發表場次,其中有9個論文發表場次與4個工作報告場次,總共發表48篇論文或報告。由於發表數量較過去增加許多,導致一本論文集無法容納,故將論文集分為上、下兩冊,並且設計會議手冊以及徵詢發表者同意後,將其文章以PDF檔格式製成論文光碟贈予與會人員。
2010年考古工作會報大合照(劉宜婷攝)。 |
開幕演講〈從記憶中詮釋,論原住民文化與史前文化的連結〉,由童春發館長就其對原住民文化的瞭解,嘗試與考古學者進行對話,希望作為跨學門研究的嘗試。之後的發表共分為「材料與技術分析」、「比較研究與其它研究專題」、「考古遺址發掘工作報告」、「歷史考古專題」、「卑南考古研究」、「卑南考古工作報告暨學術合作成果」、「考古工作資料呈現與分析」、「臺灣中部地區考古遺址發掘工作報告」、「文化資產專題」、「考古遺址研究與探討」、「水下考古與其它研究專題」、「體質研究專題」、「臺灣東部地區考古研究」等13個不同主題場次進行。
在本屆研究會發表中,可以發現臺灣各個地區都有考古工作正在進行,北部有下罟坑遺址、中部的西山遺址、頂橋仔遺址、牛埔遺址、古坑.大坪頂遺址,南部的西寮遺址、籬仔尾遺址、新園遺址,以及東部的花岡山遺址、八仙洞遺址、卑南遺址等,皆有許多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的考古工作發表。而隨著這些遺址發掘工作的進行,亦伴隨許多研究議題的討論,例如對陶器工藝與技術的分析、陶土來源或岩石產地的研究,或是對於文化性質或文化類型的討論等。
會議發表過程(劉宜婷攝)。 |
另外,在水下考古、歷史考古以及文化資產部份都有學者提出成果與發表,著實豐富了本屆臺灣考古工作會報的內容,展現出考古學多元化發展的情形,其中關於文化資產相關議題更是在綜合討論時間中成為主要討論的項目之一。
與會者當中特別要介紹的是遠從香港專程前來與會的吳偉鴻先生,以及目前於臺灣大學授課的坂井隆先生,針對臺灣與週邊地區的關係,分別透過幾何印紋陶與巨石提出比較研究的論述,呈現出史前時期臺灣與其它區域可能的互動情形。本屆會議中亦有多位地質學者與會發表,不論是在材料分析或是環境變遷等議題上所提出的研究成果,都顯示出臺灣考古學正與其它學科正在進行充分的合作關係。
會議發表過程(劉宜婷攝)。 |
本館卑南遺址研究團隊成員也在相互砥礪下針對近來工作成果進行發表,館內多位同事也提出自己過去一年來所作的研究成果,也算是「地主隊」為本屆會議所做的努力。
本次會議與會人員極多,除了主持人、發表者、共同作者外,最大宗的人口無非是來自各大學的同學們,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暨南大學、佛光大學等皆有同學甚至是「組隊」參加,幸好還沒有塞爆本館的會議廳。
在這次為期三天的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期間,相信13個場次的會議發表著實令人感受到其份量,充實且豐富的內容則帶動整個過程的熱絡交流。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精采成果持續發表,也讓我們相約明年在臺中科博館相見。
與會人員於用餐時間仍熱絡的討論(劉宜婷攝)。 |
文章末了,也藉此機會感謝館內同仁於會議籌備期間的大力協助,從館長、副館長對本屆臺灣考古工作會報的支持;會計室、秘書室、人事室、工務機電組的協助;會議期間公共服務組邱瓊儀、廖碧蘭、李佳穎、黃彥霖協助會議的進行與安排;展示教育組夏麗芳支援攝影;本組王勁之、彭惟莉、林怡君、林怡如、陳淑苓在會議過程中的幫忙;會議期間辛苦的清潔人員及保全人員;以及本組陳雲安主任所帶領籌備小組工作人員劉宜婷、羅文秀、陳信宇、林娜維、翁郁喬、王俊捷等人,感謝大家的努力,使得原本可能受強颱威脅的會議得以順利進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回應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