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卑南文化公園大草坪上的卑南族少年會所takuban回來了

來自部落的聲音

  勇士團,加油!─大龜文王國阿朗壹盟部勇士團暑期精兵培訓班心得分享

南島文化專欄

  四種abai,四種接待──記「探索太平洋」國際研討會臺東參訪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99期 2011.3.15
 

卑南文化公園大草坪上的卑南族少年會所takuban回來了

文/林佳靜‧圖/巫孟勳


當天與會嘉賓大合照留念。

開工前除穢儀式。

  自從卑南文化公園大草坪上的少年會所因年久毀損拆除後,遊客們來到這裡,常會問起這令人懷念的傳統建築。99年初起,館方開始籌備少年會所的重建作業,等到10月份適合的季節,即開始重建的工作。本次少年會所(takuban)的重建工作仍由卑南族南王普悠瑪部落(puyuma)的伙伴來進行,由普悠瑪文化發展協會鄭浩祥(ahung masikad)理事長設計與統籌相關作業。動工前恭請部落的祭司賴進生長老先進行除穢儀式,並祈求在祖靈的保佑下,工程一切順利。

  卑南族傳統少年會所建築材料除8枝主柱與主樑使用原木外,其餘皆以竹子為主。傳統上所使用的竹材以刺竹為主,然因現今刺竹取材不易,部份材料改以孟宗竹取代,屋頂部份則以白茅覆蓋。另為配合卑南文化公園的整體景觀,本次少年會所建築加大至9米高,讓本次所建的會所建築看起來也更加雄偉。

  歷經三個月的重建工作終於完成,在落成啟用前承辦部落亦恭請部落祭司進行完工潔淨儀式。據祭司耆老表示,會所完工後一定要進行潔淨動作,以刀子將每種建材各取一些,以祭告各方神靈;同時在建造工程中,若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則經由這個潔淨儀式一併去除,以祈求未來本少年會所的平安。承辦的普悠瑪文化發展協會鄭理事長也表示,特別感謝祭司賴長老的幫忙,讓會所的重建過程一切平安順利。

  終於我們在100年的2月12日盛大地舉辦落成啟用典禮,當天參與來賓計有行政院原民會、縣政府(觀光處長、原民處長等)及臺東縣卑南族各部落的部落會議主席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等代表一同共襄盛舉,參與的部落有南王、下賓朗(pinaski)、巴布麓(papulu)、初鹿(ulivelivek)、阿里擺(alipay)、利嘉(Likavung)等部落,這也為博物館與各部落之間的互動關係更邁進了一步。


貴賓剪綵。

少年手握火把。

少年跳舞。

  本次落成啟用儀式過程中,最特別的就是剪綵。在鄭理事長的用心策劃下,選用了風藤來取代一般的紅布條,因為風藤是卑南族少年猴祭時用來做草猴的植物,與少年會所具有深刻的關係,因此以風藤來做為剪綵的儀式,更深具傳統意義。傳統上風藤除用在少年猴祭外,每年3月南王部落進行婦女除草完工祭第一天祭亡靈的儀式中,婦女們亦會手持風藤前往祭祀地點,將風藤獻給亡靈。

  少年會所的啟用儀式,當然一定要由會所的主人少年們來進行。當天由南王部落的少年代表們,在本年度少年會所的會長陳崴領軍下,從長老處引火,高舉火把帶領少年們進入約2層樓高的會所,並於會所平臺上高喊鼓舞士氣,再進入到會所將火引入營堆中生火,象徵少年會所的正式啟用。生完火後,少年們形成一個縱隊繞著會所周圍跑兩圈。接著長老們帶領不同年齡層男性吟唱古調,歌聲莊嚴肅穆,當各部落的族人一同合唱起古調時,頓時充滿著緬懷先祖的氛圍。古調吟唱完畢,隨後今日的主角青少年們手拉著手形成一個圈子,於會所前共舞同樂,隨後少女們也加入,一同歡慶少年會所落成的喜悅。


少年會所。

  少年會所已經落成啟用,我們期待它不將只是一個展示品,而是一個聯繫部落與博物館的橋樑,開啟未來博物館與部落更多合作的可能性,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不管是從史前到近代都能有其展現的地方。更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到卑南文化公園要記得來此參觀喔!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