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宏館新藏」──史前館為您展出近年來的新蒐藏

博物館頻道

  國境之北:日本沖繩縣與那國島田野考察紀要

博物館頻道

  熱血、發抖──霧社事件80週年之後,透過展場及教育我們還能在當代傳達些什麼?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91期 2010.11.15
 

熱血、發抖──霧社事件80週年之後,透過展場及教育我們還能在當代傳達些什麼?

文‧圖/林頌恩


霧社事件80週年紀念特展,許多關心此事件的族人、學者齊聚一堂留下紀念的一刻。

  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主辦的「聞眾之聲─霧社事件80週年特展」,於10月25日早上在該館研習中心舉辦預展茶會,現場聚集了諸多前來參加這兩天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講師們以及關心霧社事件的族人、學者,明年度要接辦最後一檔巡迴展到史前館的我也來到現場先行了解這個展覽。當天早上的導覽方式就已讓我澎湃不已,接著兩天重量級研討會的激盪與沉澱,到了第三天下午很幸運能參加到館方特別安排的教師座談而感到許多潛沉的內在激動,這一切積累的重量,讓我深深感受到,臺史博是怎樣用心地想把這個展覽內在的意義呈現給大眾,也帶給更多學童一種刺激,那是超越教科書之外,「霧社事件」真正要在當代告訴我們的學習意義。

  話說早在親眼看到這個展覽之前,就已看到媒體報導臺史博的訊息,提到館方怎樣與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合作跟劇場有關的活動,提出「歷史百寶箱」的教案設計及教學運用等等,然而百聞不如一見,等到真的置身現場,這才更加感受到博物館結合劇場化運用的魅力。

  話說我第一個被打敗的地方,來自於展場的解說導覽方式。一開始由一位解說員引領我們這群參觀者步入展區,就如同我們到任何地方所會經驗到的一般解說方式,單一直線地接收解說員告訴你的訊息。之後這個轉折就出現在解說員帶我們閉上眼睛,以想像穿越時空隧道的方式來到當時賽德克族的部落。由一位穿著賽德克服飾的男性志工上場,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以族人身分告訴大家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過得如何、後來日本人來了之後帶給他們的變與不變、不適應與適應又是什麼。


解說員與志工分飾日警與族人,從對話中呈現不同觀點,帶領觀眾進入當時環境背景。

  這個角色扮演的高潮,由原先那位解說員頭頂著日本警官帽飾加入對話來到衝突點。一方是賽德克人各群各部落當中擁有不同聲音的觀點,一方則代表日本人統治者、警官、教師與移民者等種種不同觀點,換句話說,透過兩邊一來一往以不同觀點及心態的回應、論辯,引領我們這些遠離霧社事件現場80年的當代人群,回到他們當年互相存在於這片土地對待與看待彼此的立場。這當中,不再只是單一官方觀點、單一族群觀點,也會看到認知、概念、感受、立場不同時面臨不同文化習俗的反應交織成複雜的狀態,透過劇場化的表現,我們在場的人真真實實感受到他們雙方彼此的感受,霧社事件此時於我們而言,不再只是平板的導覽解說內容,而是所有置身於當時時空背景的人所面臨的處境與選擇。


「聞眾之聲」展場一景。

  當然,博物館要能這樣做,是有挑戰的,諸如人力要充足、對歷史背景瞭若指掌、夠膽識勇氣融入與展現等等,然而這些擺在眼前的困難,若是對比參觀者所能獲得的另類感受,應該就都值得了。我已經能夠想像,一群學童吱吱喳渣進入不同思想意識的情景,會是怎樣看待立場衝突、權力結構這件事。這是我第一個被打敗的地方。

  第二個被打敗的地方,則是在研討會時,看到臺南大學許瑞芳老師以創作劇本「彩虹橋」用教習劇場方式,帶小朋友了解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的教化政策對原住民的影響,泰雅族兒童與父母在面對傳統與現代拉鋸的兩難(是否紋面的選擇)等等,期待透過演出與互動引發參與者的同理心態來了解劇中人當時的處境。這是他們學校與臺史博的合作,儘管限於人力物力等演出場次有限,但是從許老師提供的影像,以及六年級小朋友看戲後於「給角色的一封信」所回饋的感想心得,可以看出,小朋友真的深刻感受到劇中人物的心情,同時思考了問題,不是選邊站,而是如何看待與回應問題,例如如何持續自己的文化特色、又能同時看待不同於自己文化的各種文化。當然,班導師的回應,諸如文化衝擊的拔河,可能小孩子無法立刻做出決定,但是老師相信透過劇場的互動,小孩子往後在面對同樣、其他難題時會學會去思考,會思考就會成長……(許瑞芳,2010)。


臺史博「歷史百寶箱」精選不同主題,仿製物件提供教師於課堂上使用,小朋友們能觸摸到這些物件應該都會很興奮!

  我的第三擊,就來自於教師座談時熱血又發抖的現場回應。只不過,這群教師並不是參與教習劇場的老師,而是親身經歷過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講師們所培訓的種子教師訓練,透過兩天研習時間學習戲劇的基本帶領技巧,之後在有限的兩個月教學時間,將一到三堂課程以戲劇方式融入歷史教學,在課堂上使用館方所推出「歷史百寶箱」教學法當中「真正的人─賽德克‧巴萊」這組教案,提出他們運用教學的心得回饋。

  很快地看過林玫君系主任提供的影像,讓我可以在有限地教學片段擷取中想像這類生動的教學過程。更大的感動則來自台下老師直接的發言,有人說,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在學校運用戲劇教學,給學生帶來這麼多反應;有人說,學生熱烈的反應,是他教學幾十年來在學校所沒有見過的;有人說,運用館方提供的百寶箱來教學,他的感受就是發抖,原來歷史是可以用這類方式讓學生去理解與感受。有老師說,一開始還有學生認為,霧社事件是一個很多霧氣的地方;也有老師說,當她看到學生對霧社事件的認知從原來的懵懂,轉為可以理解是因為不了解彼此文化背景與習慣所致……這些教學過程的分享,相信都給在座的老師與館員、研究生、老師帶來很多感動與感觸。

  而我的感覺則是,熱血。

  所有的歷史事件都在繼續影響著我們。霧社事件不是過去式而已,如果是一樣的處境,而我們都還抱有一樣的心境,那麼歷史仍舊會一再重演。教育、劇場都可以是一個讓我們模擬反應與學習的地方,而博物館可以也身在其中扮演連結的樞紐,這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事。

  當然,這些嘗試都有改善的空間,然而不可多得的則是那份初心,想要讓更多人能以更生動、更多元的方式認識與看待臺灣這片土地發生過的事情,所帶給我們今日的影響,所帶給我們與自己生命經驗置身其中的對遇。這是霧社事件80週年之後,可以帶給我們的當代省思。

  總之,我會期待,當明年這個展覽來到臺東時,我們所能激發的樣貌會是什麼。這是我們這邊辦巡迴展時要怎樣做到接棒的思考了。

引用書目

許瑞芳, 2010,〈日本殖民政策對泰雅族傳統文化的影響─以教習劇場《彩虹橋》演出為例〉,《霧社事件八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聞眾之聲─霧社事件80週年特展」 網站
http://wushe.nmth.gov.tw/
臺南展期:99年10月26日至100年1月2日(週一休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習中心/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埔里展期:100年1月15日至4月17日(週一休館)
南投縣埔里鎮藝文中心田園藝廊/南投縣埔里鎮中華路239號
臺北展期:100年5月2日至7月31日(六、日休館)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民族博物館/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臺東展期:100年8月9日至10月31日(週一休館,寒暑假不休館)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東市博物館路1號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劉少君│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