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宏館新藏」──史前館為您展出近年來的新蒐藏

博物館頻道

  國境之北:日本沖繩縣與那國島田野考察紀要

博物館頻道

  熱血、發抖──霧社事件80週年之後,透過展場及教育我們還能在當代傳達些什麼?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91期 2010.11.15
 

「宏館新藏」──史前館為您展出近年來的新蒐藏

文/李坤修、葉長庚


「宏館新藏」特展的海報(張至善提供)。


舊香蘭遺址發掘的過程。

舊香蘭遺址出土的三突脊玉耳飾。

舊香蘭遺址出土的製作金屬器之模具。

男性人形印紋。

女性人形印紋。

切割玉石的工具:石英片岩質的鋸片。

舊香蘭遺址出土的魚鉤。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在10月22日推出「宏館新藏」特展,顧名思義「宏館新藏」是本館為呈現近來館內重要的收藏或研究成果的特展。這次展出包含了本館近年來考古工作上的重要發現,及國內外收藏家捐贈的重要文物標本,例如舊香蘭遺址出土的三突脊玉耳飾(又被稱為lingling-o)與製作金屬器之模具,麒麟遺址的單石、澎湖海溝的象牙等,展出內容分為多個主題,包括有「臺灣考古重要發現」、「跳舞的人兒」、「玉器加工技術」、「生態遺留」等。

  「臺灣考古重要發現」主要展示舊香蘭遺址出土之遺物。2003年舊香蘭遺址因受杜鵑颱風影響而進行搶救發掘計畫(李坤修2005、2007),發現了許多臺灣島上首次出土的遺物,其中形制特殊的三突脊玉耳飾過去主要發現在東南亞區域,是非常具有區域特色的裝飾品,可以藉此瞭解在一千三百年前臺灣與東南亞區是有交流的可能性;另外,用來鑄造金屬器的模具,代表當時臺灣人群已具有這樣的工藝技術,這些都是臺灣近年來考古重要發現之一。

  在「跳舞的人兒」單元中主要展出下多良遺址出土印有人形印紋的陶器,可以看到史前人類透過衣飾穿著的差異作為男女性別的區隔,「男性紋飾的主要特徵是腿以外凸的線條表現男性穿著後敞褲的形態,女性紋飾的特徵是在身體部位以內凹的弧形線條表現女性著連身長衣的形態。」(李坤修2009:38-41)而這些圖樣精緻地被壓印在陶器表面,彷彿一群人手牽著手跳著舞蹈一般。

  玉器是史前時代最精美的裝飾品之一,而在沒有機械與金屬的古代,這些漂亮的玉器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呢?本次「玉器加工技術」單元展出史前人類用來切割玉石的工具:石英片岩質的鋸片,經過實驗亦證實以石攻石是可行的方法,可見過去的人群對於石材特性的瞭解與掌握是非常高明的。

  史前人類的生活中當然不僅是常被看到的陶器或石器,本次特展藉由「生態遺留」標本的展出,讓大家可以看到過去人類生活中,可能利用到的動、植物,除了看到史前人利用吃完的動物骨頭所作成的精美魚鉤外,還可以看到與史前人類生活在一起的小狗遺骸。

  本「宏館新藏」特展自展出日起將以不定期更新的手法來呈現本館的脈動,希望藉由這樣的展出不斷地增進民眾對史前人類生活樣貌的認識。

引用書目

李坤修
2005 《臺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期末報告》。臺東縣政府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
2007 《臺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第二期計畫期末報告》。臺東縣政府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
2009 〈下多良遺址出土陶器上的人形印紋〉,《文化驛站》25:38-41。

(本文作者李坤修、葉長庚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與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劉少君│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