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
話題‧話語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東南亞動手做活動到校教學列車出發了!!
2010年史前館辦理的東南亞文化動手做到校教學活動又開始囉。每一年與台東縣外籍配偶協會的講師群合作,加上台東縣家庭教育中心以及內政部移民署台東縣服務站的大力支持合辦,將動手做活動的觸角,往外延伸至台東地區各鄉鎮國民小學,帶給不同族群的學生更多機會了解不同的文化,接觸更多樣化的知識來源。
首場4月1日於池上鄉萬安國民小學,緊接著是4月7日於鹿野鄉龍田國小。這兩次動手做活動是「越南藝術相框」,戴著越南斗笠穿著越南國服的美麗少女走入小朋友彩繪的風景畫當中,小朋友可以發揮想像自由進行創作。活動吸引了眾多的小朋友及老師前來參與感受,聽著越南兒歌,嘴裡吃著越南糖果,大家聚精會神、心情愉悅的努力創作屬於自己的東南亞相框。
看~我們的相框是不是很有越式風情呢!
考古挖掘、整理與維護,是個費工又耗時的工作。尤其整理、分類、統計出土的殘件,例如貝殼碎片、動物遺骸與植物種子等細小的考古遺留,更需要一群幕後考古工作者的好眼力與耐心。
數位化為博物館典藏帶來了新革命,並不只是「數位化」技術,而是透過技術拉近大眾與藏品的距離,亦有助於帶來更平等的教育機會。因此,典藏「數位化」了,不等於暢通使用管道,更要盡到引導使用者發現博物館的數位化成果。
中國大陸為少數民族文化建立的「民族文化宮」是什麼?有哪些功能?和博物館有什麼不同?建築風格又透露了什麼民族訊息?
倉庫裡的小秘密:整理南科動物遺留
文‧圖/黃芳琪
整理出土遺留的工作人員及工作環境。
南科地區至2009年止,挖掘出的遺址中,以陸陸續續整理出25處遺址的考古遺留物,其中以陶容器(硬陶、軟陶)和殘件居多,達127357件,重要標本約53634件(含石器、骨貝角牙器、金屬器、玻璃器、其它陶質標本等)。動物(貝、魚、爬蟲、鳥類、哺乳類、人骨),植物種子合計37323件。因此為了整理這些龐大的遺留物,我們常常是擠在放滿考古遺留的倉庫裡,進行初步挑選、辨識的考古遺留物整理工作。
【詳全文】▲TOP
淺談史前館的數位典藏工作
文/王勁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之「蒐藏品管理系統」網頁。
在過去,許多文物都是被珍藏在私人的蒐藏庫內或保存於公私立博物館中。除了透過公開展示、學術報告及書籍著作的發表,外人往往難以接近、觀察與研究。不過,近十多年來透過各種資訊技術與網路傳播的蓬勃發展,情況開始有了革命性的轉變。在目前這個數位化普及的年代,電子化的典藏與展示已成為可能。使用者得以透過數位化的多媒體呈現,更容易地接觸及使用到原本被收藏於典藏室中的珍貴文物與資料。
踏趣民族文化宮
文‧圖/劉少君
貴州省貴陽市民族文化宮建築外觀。
對於中國大陸的「民族文化宮」台灣人相當的陌生,但對於中國大陸而言,它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它是一座專門為中國少數民族所興建的宮殿!第一棟民族文化宮是1958年在北京籌備興建的,是當時北京的十大建築之一,曾經被英國載入《世界建築史》當中。
民族文化宮的整棟建築,在設計時就強調要尊重少數民族,要有民族風格,要有高層建築以象徵敬意的特點。此外,民族宮還要用地大、綠化多、有大草坪的空間。
【詳全文】 ▲TOP
特展:
教育活動: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mpnews.php》
《99年3、4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99年5、6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