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99年卑南考古冬令營雜感

考古探索

  卑南考古—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考古田野實習記述

話題‧話語

  土地的故事──大自然真的「反撲」了嗎?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74期 2010.3.1
 

土地的故事──大自然真的「反撲」了嗎?

文‧圖/謝孟龍



由岩灣遠眺都蘭山。今都蘭山下堆積了超過一百公尺厚的土石流礫層,暗示其曾經發生大規模的崩坍(時間仍待確定;推測距今兩、三千年前)。也許,卑南先民眼中的都蘭山並非一座沉靜、綠色的山巒,而是一個光禿、時而怒吼的巨怪。

  即從小喜歡爬山,去溪裏,到海邊。從小相信青山綠水和夕陽一樣,都是亙古不變的;也就是說現在看到如沉睡巨人的都蘭山,一片綠油油的台東平原,和幾千年前卑南老祖先所看到的差不多。從小的教育也讓我相信,濫墾濫植是不對的,因為許多的災害,例如山崩、土石流和大洪水,都是人類過度開發、不重視水土保持、使土地不堪承受的結果。

  長大後,為了闡明「保育」的重要性,我開始尋找人類「自食惡果」的證據。找呀找,卻發現大型山崩、土石流都發生在毫無人跡的深山中,且大多數崩坍的都是樹木森林,很少是討厭的檳榔林和果園。為什麼?為什麼?原來毀橋、埋村的大規模山崩其滑動面都深於表土,因此不管上面種什麼,該崩的還是會崩。況且,檳榔林和果園很少會種在很陡的坡地上,有經驗的農夫也都會做好排水,使得檳榔林和果園所在的坡地比一般天然林地更不容易崩坍。

  從此開始明白,人類是很「一廂情願」的:好就什麼都好──比如說森林的好處多多,就認為它也能防止大規模山崩、土石流的發生;而一旦名聲壞了,就永遠成為大家推究、牽拖的對象──比如說砍伐森林將使土壤流失、使河水中懸浮物質增加並破壞景觀生態,就因此被認為是山崩、土石流的禍首。


八八水災下傾倒的知本金帥飯店。


上圖同一地點,簡易堤防完工後的知本溪,準備接受今年汛期嚴厲的考驗。人們為求生存、在這變遷劇烈的溪流旁經營飯店有錯嗎?我們是否能夠找到一方面賺錢,一方面和自然界和諧相處的方法?

  了解山崩、土石流等自然營力除了現地觀察、理論推演外,也可以從它的「歷史」切入。這些自然營力形成了沖積扇、氾濫平原與階地,由這些地形及其中的地層(地質)證據,吾人可重建過去山崩、土石流的紀錄:原來早在史前時代,早在人類利用這塊土地之前,土石流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且規模大於今日者比比皆是。終於明瞭了:原來青山綠水不是永恆的;都蘭山那大巨人曾被驚醒,因崩坍而光禿;卑南老祖先腳下的台東平原曾是大地宣洩憤怒的管道、佈滿粗粒的礫石與不安的水道。沒錯,「滅村」與其它地質災害並非僅見於莫拉克颱風,並非人類開發所專屬,也並非全球溫室效應、氣候暖化後的「異常」現象,而是先民早已面對的課題。別忘了,與自然環境奮鬥本就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章節。

  山崩、土石流與洪水為人類帶來災害,卻也提供了人類賴以為生的土地資源。人因「災害」而亡,也因之生,此乃天經地義的事。不是嗎,凡事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只端看陳述者的角度與目的。

  歷史紀錄讓我們更尊敬自然營力的威力,讓我們重新檢討「人定勝天」的思維,進而珍惜既有的環境資源。土地的故事裏沒有「反撲」,更沒有「永續」,只有「演育」與「變遷」,如何適應並利用這個「變遷」,正考驗著每個人的智慧。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盧梅芬│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