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災害經驗與文化輸出--「站在記憶的斷崖上」特展中的關懷與平衡

博物館頻道

  當愛的瘟疫蔓延時--從風災關懷行動中再現社會力

博物館頻道

 

識骨尋蹤--發現古早台灣勞動者特展介紹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73期 2010.2.15
 

識骨尋蹤──發現古早台灣勞動者特展介紹

文/劉世龍

  即將於二月份起,在本館史前史展廳迴廊所展出的──「發現古早台灣勞動者」特展,是以近年因道路開發而委由科博人類學組,在台南中洲地區進行考古工作為開端。位於台南縣仁德鄉中洲村,溯源於1941年前後,由日籍學者金子壽衛男發現該遺址,由遺物判斷,文化內涵可能屬於距今4500~3500年的牛稠子文化。近年由科博進行發掘出距今百年前的人骨遺骸,由於該骨骼鈣化或變形處特殊,根據歷史考證及時代判斷而考據這位先人身前的可能職業,一段歷史脈絡就此道出先人開拓辛酸史。


1. 中洲遺址探坑發掘情形


2. 第四號探坑發現人骨頭部


3. 進行人骨細部清理


4. 整具骨骸出土

 

  根據文獻及當地耆老描述,早期載運台南地區糖、米等農產品出口的帆船,均可以由台江內海經許縣溪,進入鯽魚潭後,向東直達仁德鄉的大潭。


乾隆台灣輿圖


顱骨縫隙用來計算年齡的十個部位

  中洲人骨生前亦有可能為古潭邊從事搬運的勞動者。此外,糖業一直是台南地區最重要產業,其分布廣泛且需要大量、長期的勞動,亦有可能是中洲人骨生前所從事的工作。

  在特展現場將陳列中洲人骨的複製化石,讓觀眾清楚看出勞動者在多年的職業傷害下,骨骼變形的證據。

  這個特展以古人職業傷害為借鏡,讓現代觀者了解,人類日常生活如姿態或職業不同,在重覆性的勞動中,若無良好的維護,身體都會產生不同的危險訊號。現代科學家也可藉由骨骼型態不同及與接合發展,來判斷性別與年齡的差異,一般而言,若要從人骨上判斷其性別,最常使用盆骨及頭骨的特徵,中洲人骨依這幾個特徵來看,可以判定他是個男性。學者也經常以十個顱骨縫隙的密合程度進行計算,就可以知道個體死亡前大致的年齡層。


紅外線熱影像圖片正常情況


紅外線熱影像圖片下背痛情況

  近年工業發展,台灣製造業與運輸業中,大量產品仍需透過人力的抬舉搬運。抬舉搬運使用手、臂、肩頸部位運作,因此這些部位的骨骼、肌肉就容易受到傷害。除此之外,由於脊椎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因此抬舉搬運也容易造成脊椎、下背部受傷。抬舉搬運會造成傷害的因素很多,但若能對此有適度的認識將可避免大多數的意外發生。

  特展期間也將播放肢體舒展的五分鐘健身操,提供觀眾在觀賞之餘,不妨讓自己筋骨放鬆的方法。這個特展即日起至五月底於本館展出,敬請小朋友帶著爸媽前來了解骨骼的秘密。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盧梅芬│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