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經驗與文化輸出--「站在記憶的斷崖上」特展中的關懷與平衡
文/林建成‧圖/胡智偉
前言
四年多前的海棠接連著莫拉克颱風,重創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村民笑中帶淚地戲稱「海棠學長、莫拉克學弟」,屋毀土地流失,形容「頭目已變成漂流木了」。
面對世紀的災害,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在災後組成風災關懷小組,進行了一系列的計畫,包括記錄嘉蘭村災害瞬間和部落文物、歷史記憶的搶救,以長時間且固定實施說故事、藝術陪伴等活動,關懷部落、學童。這些田野工作實錄已製作成「站在記憶的斷崖上」特展,於台南市德安百貨展出。
一、 兒童畫中的風災記憶
嘉蘭國小風災繪畫作品。
|
2009年9月9日關懷小組在嘉蘭國小,展開首次的說故事及藝術陪伴活動,我們讓小朋友們兩人為一組進行繪畫,其中一位小朋友以藍色蠟筆線條畫出山的形狀,在山凹處積滿了洪水,邊畫口裡邊說:這是南大武山,這裡有堰塞湖。然後畫出河道,村落和縱橫交錯的馬路。接著畫房子:我家在第七鄰,我在這裡避難,洪水來了從這裡進來。他在畫作上河道與村落接觸地方畫上缺口,然後說:洪水來了,堰塞湖潰堤,房子沖走了,滅村!
與他同組的另一位小朋友則是完全相反的表現,畫面上青翠的山頭僅剩下半邊,黑色的大地和灰色的天空,小朋友在過程中,不時地說,我不想畫了。
面對災害,在小朋友身心深處的創傷,也許留下的是無法開口述說的驚懼或難以磨滅的陰影。兩位小朋友心理有不同的反應,差異直接呈現在繪畫作品裡。
二、 展場中災害與文化的意象
特展主題意象。
|
產業與文化入口意象。
|
以莫拉克風災為主題進行的心靈、教育關懷計畫與「站在記憶的斷崖上」特展,在國內相關的災害展示尚屬少見,因無前例可循,參與同仁時時秉持著嚴謹的態度,各項工作執行時,以尊重部落為前提,與嘉蘭村民、自救會等充分溝通並因應災區狀況隨時檢討與調整。
展出以災害為主軸,帶出了嘉蘭村的部落文化內涵與博物館專業工作,單元內容涵蓋:那一刻,他拍下自己、災害瞬間、嘉蘭村與Tjulu-uai部落、文化斷崖、物的災難記憶、心靈教育重建、babuzangal等單元,透過地方人物的觀點,加上史前館於災區展開的搶救與重建工作中的動人小故事,串聯出災害發生與經過。
站在人文關懷立場及活動效益、經費缺乏等多方考量,需整合各項資源,展示規劃特別結合了金峰鄉的產業展售活動,併列展出,讓展場內涵除了災害經驗外,添加了許多活潑的氛圍。
以展示而言,內容多元易使得主題失焦,入口意象的設計,即出現堅持從地方簡介與產業,和災害與文化脈絡切入,兩種不同的意見,最後在尊重部落的原則下,以地方對災害的感受和需求為共識。這樣的反映與前述災後兒童繪畫作品內涵似乎有某種契合,即是面對災害的思考與行為,表現方式的反差。
三、 人文關懷與社會救濟
金峰鄉木工坊。
|
展場漂流木作品展示。
|
遇上百年的災難,我們經常油然而生一股無奈與無助,反倒是有時候聽到族人自我解嘲:「我的家己經在太平洋了,房貸可以不用繳了,反正也找不到房子查封。」看似樂觀的族人,卻在夜深人靜時刻,面對年邁的父母、孩子的就學、往後的生活等現實問題…再也無法阻止情緒上的全然潰堤。
為了渡過這一段慘澹日子,嘉蘭村民常以「babuzangal」來相互勉勵,這句東排灣族語涵意是逢重大災難,必須靠著自己的努力再站起來,即「自助人助」的精神。
災後鄉公所積極成立「木工坊」、「布工坊」,讓災民們以擅長的雕刻、刺繡手藝,利用漂流木等為素材,製作工藝品銷售,試圖為往後的生活尋求出路。這也是災後地方在接受社會關心與救濟下,災民們的自力更生(babuzangal)的實際行動。從展場的情形來看,災民們的努力成果,在展售活動中,似乎引不起社會大眾太多的關注,相較於在災難發生時,國人一波波如潮水湧入的熱血救助畫面,前後的冷暖感受,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結語
「史前館以前都是在館內活動,這次怎麼會在地方投入參與如此多?」這是我們在嘉蘭災區現場工作時,鄉公所與民眾最初的疑惑,近五個月後來我們都熟悉了,彼此了解大家努力工作,只為了一個目標--關懷。
感謝一路走來協助我們合作的夥伴:德安百貨、中華電信、原住民族電視台、碧波關懷地球人文協會等單位,他們也都有相同的心願,沒有他們的支持,這個展無法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