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
文.圖/劉世龍
圖1:甲骨文 |
「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以珍藏國內學術龍頭-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所珍藏的文物為主題,已於今年(2009)3月8日在本館第一特展室開展,內容含括人類文明史中的紀錄媒介的演變,並以有趣且扼要的方式展現給觀眾。回顧人類的歷史長河,人類情感、心緒、記憶的產生,這種精神活動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傳遞,是人類與其他生物最大不同點。人類生活的紀錄從最早面對面的口語傳播,繼而為了延伸記憶而有了文字,突破笨重載體限制而發明紙張,為了加速複製的速度而促使印刷術誕生,為了捕捉稍縱即逝的片刻瞬間而有了攝影術,到電腦、網際網路的爆炸性發展……。文明科技的發展,橫跨了千年的時光,而智慧與人性,也就在每一次文明科技取得突破性進展時得到彰顯。
圖2:東巴經書 |
圖3:DIY教學 |
現今社會身處數位時代,各種資料透過0與1的數位符碼,穿梭在數位高速公路上,克服各種載體限制、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藩籬,將世界各地的資料,以零時差的傳遞模式,縮短了地球上人類的溝通距離。在這個展中,我們可以觀賞到商周時代的甲骨文(圖1),以及東巴經書(圖2),觀眾可以了解先人在文字記錄的演變,有趣的是,東巴經書的圖畫象形文字,古老而獨特,被中外文學家稱為是當今世上唯一的「活著的象形文字」,在人類文字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此外展示中還有提供觀眾現場拓印漢代畫像磚的DIY教學(圖3),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內容豐富,題材上是天地、人神無所不包,涉及到政治經濟、思想信仰、科學技術、社會生活等領域,堪稱一部圖像的漢代歷史。這個特展除了四千年的文明科技發展,也彰顯現今國家推動數位典藏的時代意義,臺灣地區是全世界網路佈線密度最高的國家,國家在推動數位科技也一直不餘遺力,尤其數位典藏的這一區塊,在這十年的數位平台效能明顯提升,因此文物數位化在保存考量,相關機關都加速數位典藏的腳步,因此在展示中可發現,十幾年前所使用的大型的磁片,而現今也許就是一個姆指碟,就把以前一台大型電腦所儲存的資料涵括在內,讓我們體會科技的日新月異,帶給社會的便利性,特此,中研院還開發了魔幻水晶球的互動平台,讓小朋友透過水晶球的互動裝置,去欣賞古代文物的立體影像。此外,現場提供許多精美小禮品,歡迎東部各學校團體踴躍參觀本展。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相關資訊:
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網站
(提供本次展覽詳細文案)
考古百科-數位解古(考古大菩薩遊臺灣、商代馬車大觀,分別提供十三行與殷商考古馬車科普知識)
世紀考古大發現(提供完整的安陽考古田野發掘工作)
村寨網(史語所西南少數民族學術科普網站)
歷史文物陳列館網站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