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博物館與記憶」─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考古探索

  臺灣西南部第一座考古專業機構─南科考古館

博物館頻道

  畫彩蛋,在部落也在博物館

回想‧迴響

  「史前‧時光‧我」─在史前館當志工讓我印象中最感恩的事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03期 2011.5.15
 

畫彩蛋,在部落也在博物館

文‧圖/林頌恩


哇~~好可愛的彩蛋唷!小朋友有點羞澀但也很得意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為博物館設計、於博物館使用的教學資源,能否再做更有效的資源利用、或是與周邊社區共享呢?今年的復活節及耶穌受難日,我同「博物館與原住民社區計畫」的志工小石(石靖瑋),就在部落與博物館分別經歷了很特別的教學經驗,這一切源自於構想兔年生肖特展時而來的想法。

  在進行兔年展覽資料蒐集時,談到兔子的多產象徵新生命,儘管復活節的民間習俗如彩蛋與復活節兔並非起於基督宗教,但流傳至今卻也成為復活節的象徵與慶祝活動。因此在設計四月份親子DIY活動時,我就想到,耶~~那何不來畫彩蛋呢?復活節時間在四月底的週日,回憶起小時候在復活節這天,最讓小朋友開心又瘋狂的事,除了可以畫彩蛋、把漂亮紅蛋帶回家以外,就是在教會搜尋紅蛋蹤影展開一年一度的尋蛋大賽,比誰眼睛最尖、手腳最快、收穫最多,那天可真是把整個神經繃緊興奮到不行。我也想把這樣的經驗與感受轉換到博物館的場景來分享,於是立刻請很會設計各式動手做教案的志工小石(石靖瑋)把那天時間空下來教學,請他上網找一下相關資料來源以及歐洲著名的彩繪蛋相片等等,預備推出應景的教學活動。


志工小石展示網路上找到的彩蛋圖片,小朋友都很驚訝彩蛋可以畫得這麼漂亮!

  就在本館的教學時間確認後,我想起,難得設計出來的教案,如果只在博物館使用這麼一次,那麼也未免太可惜了。由於博物館設計教資活動的用意在於希望每次都能給來館親子不同的活動體驗,因此基本上設計過的教案只有一次使用性,既然只能在博物館使用一次,那麼有沒有可能轉而將之帶到附近需要多元教學內容的部落、社區或是國小,成為與對方共享的教學資源呢?


這位弟弟很認真也很仔細地用蠟筆把圖案畫在鹹蛋上。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鄰近的知本卡地布部落,他們在這學期週一至週五進行長期的夜間學童照護,需要不同的課程設計。透過駐班老師高雅紋的臉書,我得知她很希望各方有才藝且願意教學的友人提供教案前來陪伴小孩子,她開玩笑說,不然每次小朋友光看他們這幾位固定班底的老師都快沒有新鮮感了。老實說我很佩服這類進行長期夜間/週末教學的部落/社區,這跟暑假為期三到五天、一年一度的活動很不一樣,需要花費更多心神與精力,如果有什麼我們外圍支持者偶而為之的支援,也是盡一份小小的心力。因此我跟小石,就想說那可以在本館進行教學之前的受難日週五晚上先到部落做教學,如此一來,小朋友畫好的彩蛋成品就可以在周日復活節的彌撒送給教會信徒,既增加夜間教學的豐富性,也增加部落、教會、博物館三方之間可能的互動。


居然把鹹蛋藏在鵝卵石中,找不到吧!可是找到就很開心喔佩服自己的眼睛很厲害!

  當天晚上,我們在天主堂一旁的教室教學。說完了復活節的由來、看過讓人驚訝的彩蛋圖片,小二及幼稚園的小朋友使用蠟筆,更大一點的孩子拿起蛋來就直接塗抹廣告顏料,發揮個人的創意。我們考量蛋的存放期限,因此不使用水煮蛋而改為市售鹹蛋,這樣可以讓小朋友的彩繪蛋放得更久。當天人數之多,超乎我的意料,原來後來秋蓉也把美和那邊書屋的孩子一起帶過來共襄盛舉,小石忙完了這邊的教學又到另一間教室繼續教,我則很開心同樣一套教材可以發揮更多的分享,旁邊一起照顧小孩的大人也很高興。我希望往後也能開發出不同教材,說不定以後一季都能一次到社區教學呢。

  我很珍惜這一次的教學反應,於是這成了2011年結合志工到部落/社區/國小進行教學的新嘗試。我的如意算盤是,開發教案的志工講師,採行以志工時數服勤的方式前去教學但不支領講師費,部落/社區/國小則僅需負擔材料費與講師交通費,如此一來可以減低部落/社區/國小辦理活動的負擔,相對地,志工則同樣就博物館推廣業務達到服務的目的,可說是一舉兩得。只不過,我不知道這樣的如意算盤能打幾次、規模可以到多大,因為這有條件上的限制:(1)志工本身要有教案設計的能力、教學經驗與熱忱;(2)志工在時間上要能夠配合;(3)志工願意花上交通時間前往更遠的社區。但是我還是期望往後會有各種組合的可能性。


這麼多人都有找到紅蛋,開心的哪!

  至於週日下午在本館的畫彩蛋、尋蛋趣活動,眼前的景象則讓我重溫兒時瘋狂找蛋的樂趣。這一回,我跟前來支援的伊娃化身為藏蛋天使,趁著小朋友在教室畫彩蛋時,我們在博物館後花園靠近半月池的地方佈下天羅地網的蛋局。只見小朋友整個心都飛了,還沒聽完說明就衝出去找蛋。小小朋友不因個子小就沒找到紅蛋,反而更容易看到我們藏在樹叢底下的蛋。最高興的是,當有些同學沒找到紅蛋時,前來參加DIY的一群慈濟小學的小朋友,有些人還很樂意把他們找到的第二顆紅蛋捐出來再去藏起來,好讓他們的同學還有第二次找到紅蛋的機會,一起分享通通有獎的樂趣。這次小朋友熱烈的反應,讓我希望明年同一時間可以加碼更多紅蛋,把地球上許多人在慶祝的這個節日,用多元文化分享的觀點傳達給更多人感受。

  總之,這次彩蛋教學於我跟小石都是一次有意思的嘗試。我也期待下次有機會可以再到不同地方,一起繼續嘗試、與社區合作分享博物館資源,相信這是更寬廣的博物館教育。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回應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