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與記憶」─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文/溫璧綾‧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史前館的館徽設計即來自此人獸形玉玦。 |
博物館主要的功能為收藏、保存、研究、展示、教育和娛樂,隨著臺灣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服務也逐漸多元化,以滿足大眾不同的需求。為了喚起大眾對博物館的關注,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織轄下之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自1977年起,將每年5月18日訂定為「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並從1992年起開始每年訂出特定主題,號召全世界的博物館規劃各種活動,鼓勵民眾參觀、認識並支持博物館。國際博物館日,是一個希望博物館專業人員及各領域文化工作者能夠有機會走向民眾的節日,更希望每年都能吸引新的群眾參與博物館活動,同時創造一些讓不同類型與年齡層的觀眾認識博物館的機會(http://tw2011imd.com/index01-1.html)。
豐富的史前文物典藏。 |
「博物館與記憶」(Museum and Memory)是今年度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文物是文化的遺產,需要特別的關注與保存,而多數的文物則是脆弱的,有些甚至都即將消失了。文物亦是沈默的歷史見證者,它保存著對我們所處環境的記憶,並述說著故事。
我們撇開複雜大腦內部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及控制情緒的杏仁核不談,簡單的說:記憶是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等印象累積的儲存。情緒會決定記憶,越是強烈的情緒越容易形成強烈的記憶。而記憶也會影響情緒的產生。當我們記住某件事情的時候,那時的情緒也會同時被記住。當一個物件或是影像喚起我們回想某件事情的時候,那時候的情緒也會隨著浮現。因此,當我們想要產生記憶時,就必需建立正向且有興趣的情緒,來創造美好的記憶。
最受小朋友歡迎的自然史展廳。 |
博物館基本上是一個透過空間的安排,來保存記憶的機構(陳佳利2007)。博物館也是一個讓能觀眾產生記憶的地方,參觀者能藉由自身的眼睛和心靈,來滿足好奇、學習、探究與休憩的需求,並透過展示的文物,體驗、領悟人纇及大自然的過去。故事人人都愛,而博物館是個充滿故事的場域,它引導參觀者融入其所營造的情境,在看別人的故事、聽別人的故事、講別人的故事的同時,也能產生共鳴,看自己的故事、聽自己的故事、說自己的故事、並創造自己的故事與他人共享。
進到博物館裡體驗就是一種學習,而博物館的參觀經驗則如人飲水,即使不同人參觀同一個博物館,也會因著每個人的環境背景、各自的感受及體認而有所不同。展示是主導學習經驗的關鍵,文物(objects)是博物館與觀眾溝通的主要媒介。學者Screven
(1986)曾特別指出:學校教育主要透過語言媒介(verbal media);而博物館教育則靠視覺媒介(visual media)
(張心龍1996)。參觀博物館是社會大眾在學校教育外的另一個學習管道,美好的參觀經驗能增加新的知識、豐富生活並留下感動且愉快的回憶。
臺灣南島民族展示廳。 |
展示文物是最容易讓人產生博物館記憶的主要元素之一。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是因搶救卑南史前文化而成立,而卑南遺址所出土的文物中,除了大量的石板棺及大規模的聚落遺存外,另有極為豐富的玉器(臧振華
2005)。造型精美的玉飾中,最特殊的應該是「人獸形玉玦」,它是一件由臺灣軟玉雕鑿而成,結合人與獸具藝術造型的耳飾。我們除了驚嘆卑南史前人類精湛的工藝技術外,這件玉耳飾的創作背景是什麼呢?為什麼這兩個人頭上頂著這隻動物呢?這是隻什麼動物呢?這兩個人又是麼關係呢?這些問題及其所述說的故事,就留給參觀者自由想像及發揮吧!
5月18日,本館及本館所屬文化公園免費開放參觀,希望大家都能把握這機會,一起到史前館探訪豐富的史前及南島文化之美、發覺展示文物背後的故事,並運用想像力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記憶!
參考書籍
張心龍,1996。如何參觀美術館。臺北:雄獅美術。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5。〈館藏卑南遺址玉器圖錄〉。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公共服務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回應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