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時代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與其所處的自然環環境有著極密切的關係。因此,要了解與重建史前人類的社會和生活,對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的研究與瞭解就相當重要;而考古學家藉由植物學科的孢粉分析研究,獲致相當大的成果。
孢粉分析在考古學上的應用日漸受到台灣考古學家的重視,常運用於遺址的古生態研究上,如曲冰、大竹圍、南科遺址等等;之所以獲得考古學家之青睞,係因孢粉分析有其研究的便利性:第一、孢粉有體積小(僅10~100μm(1μm=10-6m))、重量輕(不到10-9克)和產量大(一顆植物產生的花粉以億萬計)三大特點,而大多數的孢粉落在母體植株附近,因此地下土層和岩層中所包含的花粉,就能代表原來植物分布的狀況。第二、孢粉粒隨植物種類的不同,在大小、形狀和外殼的結構上(如萌發孔、外殼的分層與紋飾)都有所不同;這樣可以從孢粉化石推定其所代表的母體植株。第三、孢粉粒具有堅固的外殼,具耐酸、耐鹼及耐壓的特性,即使經過千萬年甚至億萬年,在未經強烈變質作用的沉積岩中仍能保存良好,為考證其生存年代提供良好的證據。
藉由孢粉分析,對於古代社會發展階段的狀況相當有助益。例如,對於農業文明的起源研究,由根莖類發展到榖類之栽培,可以說明古代社會文化發展的高低情形。而根據禾本科作物花粉傳播力的研究,知道作物花粉大多落在所種植的用地上,僅有少數會傳播到田地之外;所以遺址花粉研究,可以證明產生花粉的作物就在遺址附近,與史前人類耕作活動有關。
另外,有名的例子為美國西南地區新墨西哥州貝科斯流域(Pecos R.)薩勒堡南邊一遺址的孢粉分析,分析結果發現以藜科和莧屬花粉為主,禾本科花粉在文化層上部有顯著增加,並在幾個層位中發現玉米花粉,由此可證明當地居民對於植物栽培依賴程度的增加。而藜科與莧屬花粉和陶器碎片都隨時間早晚成比例的增加,植物之增多和人類活動愈來愈頻繁有密切的關係。
台灣地區的考古工作者和植物學家也曾合作進行孢粉研究計劃,六0年代濁大計畫埔里盆地的考古遺址孢粉分析研究;除了瞭解埔里盆地近數千年來環境氣候變化外,由孢粉種屬的變化,也可反映出人類的開發活動的影響。距今4200年前後,原生植物轉為次生植物,孢粉中包含了大量的禾本科花粉。學者認為此一變化表示榖類農業到達日月潭的現象,當時埔里盆地群、台中盆地經孢粉分析,顯示當時的環境都是『淺水性水澤區』。而台中湖的乾涸,應是最近數千年後逐漸造成的。
孢粉雖小,對考古學的研究卻相當重要,這也正說明了科際整合對考古學研究的重要性。唯有藉由相關科技的協助,才可能對史前人類文化生活面貌有較全面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