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島文化節的願景 |
|
|||
|
||||
•考古是什麼 | ||||
•長光遺址的陶質半身人偶 | ||||
•長者的叮嚀 |
||||
•史前卑南瞭望一氏族 |
||||
•蘭嶼與後現代 |
||||
•卑南文化玉器何處來? | ||||
南島文化節的願景 臧振華 一年一度的台東南島文化節又開鑼了。今年的南島文化節與往年最大的不同處是史前館成為主辦單位之一,而活動的主要場地也從往年的台東體育場移到了史前館和其緊鄰的廣場。台東縣政府對南島文化節作了這樣的改變,顯示了想要將南島文化節辦得更好的用心。此外,這次的南島文化節,也邀請到來自復活節島、馬達加斯加、庫克島、帛流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區的南島和太平洋族群的團隊表演多采多姿的歌舞。 |
|||||||||
展演消息
「來自部落的聲音—微弱的力與美:當代臺灣原住民創作的文化展現」特展於91年12月12日至92年4月13日展出。相關展演訊息詳全文。 |
|||||||||
|
|
||||
|
長光遺址的陶質半身人偶
|
||
這件陶器陳列在史前博物館史前文化展示廳的第6展示單元的珍寶箱中,半身人像造形高6.5cm,寬3cm,厚1.5cm~2.5cm,重量36.4g,是一件小型的器物。陶器的外表呈暗紅色,但成色不均,質地鬆軟粗糙,為低火候燒成的夾砂陶,陶土中有明顯摻合安山岩砂的特徵,與附近伴隨出土的陶容器質地相同。半抽象的半身人像造型,頭部做了較仔細的塑造。泥團搓成的圓球形頭部,副加鼻樑與耳朵,再以簡單工具戳出眼窩、鼻孔、嘴巴及耳穿,製作工法原始,但創造出具體而傳神的五觀,同時也傳遞了當時人類穿耳洞的行為訊息。 |
|||
長者的叮嚀 每年十二月底,卑南族人舉行猴祭與大獵祭,族人為新的一年除舊佈新,會所的青年也在此時接受部落長老的提攜教誨,承擔保衛部落與延續文化傳統的責任。 本館南島民族展示廳的年齡組織部分,以卑南族為主題。為了呈現原住民對於自身文化的觀點,從原住民口中敘說自己的文化,我們請部落長老親自說明,並且請族人逐字記音、漢譯。在展示場設有兩座耳機,觀眾可以親自體驗長老對於青年的叮嚀與訓誡。
|
||||
史前卑南瞭望一氏族 楊宗瑋 卑南文化公園規劃之前,公園土地範圍已進行過多次的考古試掘,其結論大致為公園內史前文化層的遺留愈往東南側愈密集,但是西側山麓也保存著卑南文化人的生活遺留。公園內的主要建築遊客服務中心選擇建在西側的山坡上,也是基於減少對於地下文化層破壞的因素而為;隨後1994年3月於服務中心建築基地考古試掘四公尺深的結果,僅發現了十餘片二次堆積的小陶片,倒也令人寬心不少。但是當1995年6月12日陡峭的瞭望臺基礎一開挖就挖到了板岩石棺之時,還是令工作人員非常的驚訝。
|
|||||||
蘭嶼與後現代─照片會說話特展蘭嶼巡迴展的一些省思 喬宗忞 |
||||
|
||||
Q:卑南文化玉器何處來? 李德仁 |
||||
|
||||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主編:呂憶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