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呦依!鬼頭刀
 

我們一起在博物館教育求新求變!─2005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員研習營紀要(1)
科學與墓葬分析
 
 
 
 
史前館電子報第59期 2005.05.15 
   

 

我們一起在博物館教育求新求變!
─2005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員研習營紀要(1) 
‧圖/林頌恩


研習營在達利熱情的紅唇邀約中展開

  長久以來,在各地衝鋒陷陣的博物館教育人員,一直在期待一場以博物館教育為主題的訓練課程。長久以來,博物館教育人員如何在困頓之中尋覓博物館教育使命的定位與動力……這些檯面上存在已久的問題,要如何尋得解決之道?在博物館教育發展協會(MeDA)與英國文化協會(BC)的全力協助下,於今年5月4日至7日在台北金山活動中心,舉辦了多年難得一見的「博物館教育推廣人員研習營」。

  爆滿又處於多人候補的學員當中,除了博物館界的在職與志工人員,還有來自各領域的學生、企劃專員到鋼琴老師、呼吸治療師,皆對這個領域深感興趣。教育既是博物館的靈魂,博物館教育所牽動的面向自然不限於館員,而涵括了家庭、學校、大眾以及專家、業者、基金會等等,與博物館進行實質與潛在接觸的人們。

  MeDA博物館教育發展協會創辦人暨五觀藝術總監桂雅文表示,在當今博物館的結構裡,最有可能產生並帶動變化的人員就是教育人員,因此這場研習營看重的是參與者如何在未來強化自身與館方的能力,聯手促進博物館的體質,以帶給群眾更好的發展與受益。

  本次研習的講員包括了國內外資深博物館專業人員。國內方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示組劉德祥先生以其在英國期間考察的科學類博物館為例,啟發學員對科學類展示邁向觀念挑戰、公民意識激發以參與政策制定等促進群體發展更美好標的之可能性。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副教授張譽騰,以「博物館教育的意義與博物館教育人員的角色」為題,激盪學員以新博物館學的角度,思考博物館以其物件及脈絡,成為促進觀眾成就自身的教育者此一對話平台關係,並朝向以社會行動導向的博物館發展。此外朱銘美術館教育人員林翠華與三芝國小特殊教育老師蔡晶晶也分享了他們在教育上投注的熱忱與實踐案例。

  在國外講員部分,這場研習特地邀請倫敦三座知名博物館教育人員來台講習,分別是: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負責學校活動部門與人員訓練的經理安妮‧戴威(Annie Devitt)、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擔任學校和兒童觀眾教育研究員的凱莉‧沃弗德(Kelly Worwood),以及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的家庭與學校教育部門總監理查‧沃夫(Richard Woff)。他們以熱情與專業的分享讓學員在受教中重新得力。自本期電子報開始,將逐篇摘要呈現三位講師各場講座的精采內容。

安妮 「我是科學小飛俠─啟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

  充滿英式幽默的安妮,在「我是科學小飛俠─啟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這場講座當中,首先以一段話帶出一般人對於科學類博物館的迷思:「科學+博物館=?」,答案是:「無聊啦」。似乎孩子們與大眾在印象上就將展示科學類物件的博物館當成是無趣的地方,因為這裡有太多讓人看不懂到底是擺什麼東西的櫥窗,以及艱澀的文字敘述,因而能有擔任居中引導的解說員就變得愈發重要了。

  然而,解說員若只是告知孩子們什麼原理啦、定律啊,孩子們可能會充耳不聞或是不懂裝懂,應付一下。因此解說員必須透過提問與對話的方式,誘發孩子從觀察中思考與學習,引領他們產生自己的想法。例如提供開放性的問題:「你認為這是什麼?用途是什麼?可能是由誰使用?目的是什麼?」諸如此類促進交流、鼓勵回應的提問。

  安妮表示,教育活動的設計與設想並不在於花大錢,在於如何使用簡單、有創意又有效的方式來達成。倫敦的科學博物館提供多元的教育服務,以下為其中幾項:

「科學演示秀」:每場為時20分鐘,主題之選擇與國家標準課程具有密切關係,此一演示也是與家庭觀眾產生極佳的連結起點。目前最受歡迎的是「泡泡秀」。

「青少年自製空中節目」:該館與倫敦的電台合作,提供吸引中學生參與的活動。這些節目也會在博物館裡面同步播放,讓青少年在完成挑戰的過程中覺得既光榮又感興趣。

「說故事活動」:這類參與秀極受學童歡迎,一個主題可以連演好幾年。例如找學童來擔任動物助手,幫助農夫「拔蘿蔔」的故事,就可以在劇場表演中輕鬆互動有關力學:拉、推、舉、提的原理。

「藝術工作坊」與「藝術之旅」:館內亦有當代藝術作品,基於有些人的學習傾向較偏向藝術類的刺激與接觸,可藉由這類活動吸引他們從藝術角度切入對於科學的學習。例如人類如何彼此溝通、藝術與科學等等。

「超級酷秀」:將科學演示做為類似緊湊的魔術秀表演,吸引各級觀眾擔任參與演示者(本段影片可至該館網站觀賞)。

「龐克音樂秀」:猶如熱門音樂脫口秀的表演,非常吸引年輕族群。

  此外也針對帶領小寶寶前來參觀的父母,提供了出借的學習教具。雙親可以在展場內取出袋內毛毯坐下來,裡頭有許多和展場展示的科學原理有關的玩具,例如聲音與光線等等,可讓小寶寶玩得不亦樂乎。

   上述這些教育活動都有共同的特色:

    1. 注重觀眾參與:觀眾有機會成為劇中人或參與者。
    2. 成人參與者也能成為被關注的焦點,而且具有效果:例如小孩子就很愛看老師被抓上台,出糗。
    3. 需要大量的輔助道具。

  從安妮所播放的影片當中,不僅感受到英國悠久的劇場文化如何在生活脈絡中自然的呈現以及被運用,也看到了博物館教育服務的對外展現,猶如舞台藝術般引人目光,各類經驗在此如同煙火一般繽紛交集,邁向以觀眾自導式學習為主體的博物館年代,確實顛覆了大眾對於科學類博物館若不是太空就是恐龍的刻板印象。

倫敦科學博物館的網址為www.sciencemuseum.org.uk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