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三和文化的人形工藝(下)蹲坐的勇士骨角雕器

藏品放大鏡

  新進藏品介紹:1982-2013年的賽夏族服飾

博物館頻道

  「走讀一日學‧史前餐桌:跟著史前人靠海吃海」構想緣起與辦理心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發掘史前‧講故事系列講座】『宜蘭與玉礦產區周邊的大坌坑時期內涵:以蘇澳新城和月眉Ⅲ遺址為例』及『花蓮海岸新發現的大坌坑文化遺址:豐濱.宮下考古遺址』

  本場講座郭素秋副研究員分享對於宜蘭蘇澳新城遺址日治時期考古資料重新整理後的新發現:八十多具排列整齊的石板棺與帶有大坌坑式篦劃紋飾的陶器一起出現,意味者這極可能是宜蘭地區最早的墓葬群。另在花蓮月眉 III 遺址也發現帶有大坌坑式篦劃紋飾的陶片,這個遺址距離台灣唯一玉礦源產地 (支亞干/平林遺址)非常接近,是不是新石器早期當時控制玉材的人群呢?

  來自花蓮考古博物館的兩位研究人員也與大家分享了在宮下遺址出土的文物,除了有新石器早期的大坌坑式篦劃紋飾陶片,也發現了疑似蛙型玉器的物件。隨著新石器早期類型陶片在東部地區越來越多的出現,應可以證明台灣東部在新石器早期階段透過海上交通,在人群互動與玉材貿易上真的是相當頻繁與熱絡呢。

  請繼續關注後續場次:關於取代史前玉器的琉璃珠,其來源與身世之謎;以及台灣唯一的玉礦產地:支亞干(平林遺址)所出土史前人開採礦源的重要證據

文‧圖/史前館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503期 2023.11.15
 

  位於臺灣東南方的三和文化類型屬於金屬器時代文化,其由百步蛇幾何蛇身紋轉為全蛇型態的紋飾,出現在石刀、骨角雕件及陶器上。本期要介紹位於史前史展廳的鹿骨製人形裝飾品,此一出自舊香蘭遺址的物件雖小但可能具有古今關連之文化、意義。

  本期要特別介紹一批新進館藏賽夏族服飾,服飾的脈絡變化也說明了1980年代至2010年代賽夏族社群與外界互動於文化復振、社會環境的走向。每個時代在織品表現上的變化都有其原由,以下就經由十件藏品來了解這些被稱為「現代族服」的變化。

  史前館於規劃及執行「走讀臺灣」專案上,總希望能於文本之外結合展覽單元概念、周遭人文族群地景以及五感體驗。南科考古館藉著推出「與土地共舞─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特展」,同時以「史前餐桌」為概念,辦理了好吃好玩又能學好多的走讀活動。

 
 

三和文化的人形工藝(下)蹲坐的勇士骨角雕器

文‧圖提供/葉美珍


骨雕踞坐人形

前言

  三和文化是臺灣東南地區距今約2300年前開始發展的主要文化,因該文化使用鐵器,確定屬於金屬器時代文化。三和文化陶器器形與卑南文化有所不同,紋飾雖部份承襲自卑南文化晚期,但是施作方式有所不同。

  按史前文化的發展多以陶器類型及特徵來判斷文化變遷過程,藉以區辨出文化階段。三和文化若以陶器紋飾特徵來劃分文化階段,大致有3個發展階段,早期約在距今2300至1980年前,中期約在距今1980至1420年前,晚期約在距今1420至1200年前,或更晚。

詳全▲TOP

 
 

新進藏品介紹:1982-2013年的賽夏族服飾

文‧圖/王勁之   


地機手織男子長衣,機織素材女子背心及單片裙

  賽夏族的傳統織布及製衣技藝在1960年代曾瀕臨消失。至1980年代之後,因paSta'ay祭典的觀光造成的問題及文化展演的需求,傳統服飾重新被族人所意識並日益重視。回顧近代賽夏族衣飾文化復振的發展過程,以賽夏族南群的情況為例,大致可區分為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1982年至2013年導入新的工商業技術所製作的「現代族服」;第二階段則是2014年之後透過尋找老物件及分析博物館收藏的契機所重建再現的「百年族服」,此階段特別強調由賽夏族婦女為自己的家人親手織出參加祭典的服飾。

  史前館在2022年推出「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賽夏族織藝回返之路」特展,對於前述兩個階段的衣飾文化復振過程有著詳細的介紹,並透過特展蒐集了10套(16件)第一階段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現代族服」,分為5大類,簡介如下。

詳全文▲TOP

 

 

「走讀一日學‧史前餐桌:跟著史前人靠海吃海」構想緣起與辦理心得

文‧圖/高麗英

「與土地共舞」特展導覽解說

結合特展與文本的走讀路線

  2023年辦理「走讀一日學‧史前餐桌:跟著史前人靠海吃海」活動,正值南科考古館推出「與土地共舞─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特展」,展覽以自然史變遷研究、考古出土文物與歷史文獻資料為基礎,結合《與土地共舞─發掘臺南人文與環境古今事》科普繪本精美寫實的繪圖,演釋臺南地區從兩萬七千年前迄今的自然環境變遷與歷史人文發展,帶領觀眾瞭解史前時代到現代,人類在不同時期面對環境變遷,如何適應並進而持續發展更豐富的文化,可以看見環境與人交互影響的不同面向,以及當前環境所面臨的挑戰,從而引發觀者對與未來永續共存之道能有更深切的思考。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與土地共舞-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特展
    時間:2023/6/20(二)~2024/1/1(一)
    地點:南科考古館二樓特展廳
  • 「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特展
    時間:2023/6/21(三)~2024/2/18(日)
    地點:康樂本館第一特展室及第二特展室
  • 海上人:阿美族遠洋漁生特展
    時間:2023/5/3(三)~2023/12/31(日)
    地點:康樂多功能空間
  • 直擊!博物館後臺特展
    時間:2023/5/10(三)~2023/12/31(日)
    地點:康樂本館B1展示中庭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走讀臺灣

  • 走讀史前‧追隨風暴之子的履跡
    活動時間:2021/10月‧線上播放
    追隨著風暴之子的主人翁瓦利,走訪花東海岸及縱谷的史前遺址吧!地表可見的巨石、散落的陶器或石器,都是史前人群生活的印記,站在遺址上遙想3,000年前,人們奔馳狩獵生活日常的情景,隨著風聲而來的古老低吟。 文本《巨石,你好!》

 》卑南遺址公園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代理館長蔡志忍│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