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說故事遊戲─從《玦:孿生》談考古轉譯的真實與想像

回想‧迴響

  這個土地上曾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玦:孿生》

回想‧迴響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不一樣的實習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看看畫 聊聊天』-關於史前東河遺址群的活動空間

  2020年空間共感藝術駐村實驗計劃的畫作『馬武窟溪之夜』即日起於史前館學術活動中心開放預約導覽,2月24日辦理「畫作開放派對-東河北遺址的安佛拉瓶身世之謎」,邀請大家看畫之餘,也聽聽考古學家講古閒聊,展覽會場同時展出了『滾壓製作的繩紋陶罐 vs 拍墊法製作的繩紋陶罐』,並進行導覽解說。

  我們在座談中邀請朱正宜博士、本館研究典藏組長、台東縣文化處文資科科長、東河鄉公所原民課長對於『考古-原住民資產與遺址保存,古蹟與文化觀光的可行性』進行意見交流。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推動深度旅遊與定點觀光的永續經營。

  接著由朱正宜博士進行「東河遺址群與卑南遺址的互動以及安佛拉瓶文物解密」主題演講,分享其於1990年代進行的東河遺址群試掘,從遺址裡出土的石板棺(板岩),石刀與石錛(西瓜石)、陶容器的摻合料成分(板岩),推測史前人群的活動範圍。而獨特的安佛拉瓶僅出現在長光、東河與卑南遺址,說明了三地區的緊密互動。

文‧圖/史前館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39期 2021.3.15
 

  史前故事用漫畫呈現會是甚麼樣子!!  

  考古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考古學家憑藉發掘到的物件及遺址現象,經由推理及科技的證據來提出史前生活的樣貌,而參考考古資料衍生出來的漫畫,則可以把我們帶到另一個想像的世界,這個世界既不脫離考古的基礎,但在虛構之外又賦與更多血肉,而可以創造出百種、千種不同的世界。

  史前館繼去年與出版社合作推出史前小說之後,今年又再次合作推出史前漫畫,想像曾經生活在遺址上的人們,是如何與現在的我們一樣擁有愛恨情仇的生活與牽掛,讓我們可以跟他們心裏的想法直接連上呢?來看研究人員與漫畫作者兩人的現身說法,讓你驚嘆,透過想像讓史前與文創對接的精采內幕!!

  精彩的內幕不只出現在結合想像與真實的漫畫,跟著博物館員實際工作兩個月,也會讓你的功力指數大增!實習生在博物館服務期間,隨著收到要通關的任務越多,每過一關就能解鎖不同的學習能力。跟著展示教育組MLA計畫的實習生,又有哪些精采心得呢?

 
 

說故事遊戲─從《玦:孿生》談考古轉譯的真實與想像

文.葉長庚/圖.曾耀慶、劉宜婷


藉著現今卑南遺址周邊地形的3D資料,結合《玦:孿生》漫畫中雙胞胎姊妹在山坡上望著自己部落的意象……

《玦:孿生》的誕生

  近年來,史前館努力將考古知識轉譯為公眾開放的文化資源,並嘗試以各種不同的流行文化形式呈現以卑南遺址為發想的故事或創作。在卑南遺址搶救發掘的40年後,這除了能為所累積的豐富研究成果做出不同於傳統學術的發表外,也是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總體計畫的成果之一。文物典藏作為博物館核心業務之一,我們可以藉由研究、分析、詮釋以及轉譯等過程,讓原本屬於冷知識的考古資料得以被社會大眾所接受與瞭解,讓更多國人能認識曾深埋在臺灣這塊土地裡鮮為人知或已被遺忘卻又豐富多元的史前故事。

  《玦:孿生》即是在上述背景下,由史前館與蓋亞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臺灣漫畫創作者曾耀慶筆下所執筆,想像一段發生在3000年前史前卑南聚落裡一對雙胞胎共同成長的故事。「製作玉器」、「史前聚落」、「農作與交換」等生硬的學術議題,在曾耀慶筆下形塑成一幅幅述說當時發生在卑南大溪河畔一對姊妹、一個家庭、一個部落中關於身分、關於群體以及關於生存與情感的動人故事。

詳全▲TOP

 
 

這個土地上曾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玦:孿生》

文.曾耀慶/圖.曾耀慶、葉長庚


《玦:孿生》封面─卑南遺址第一本史前奇想漫畫

創作緣起

  只是兩千多年前的故事,到了今天也僅存少數未被時間抹去的器具、石板棺、建築遺跡等物質可供想像,也許我們能試著拼湊、想像出幾種史前卑南文化人可能的生活樣貌,但我們很難用肯定的語氣述說那些不留下痕跡的,例如對話或情感,而這些通常會是一個故事的核心。

  身為《玦:孿生》這本漫畫書的作者,我和館方都想寫出一個好看的、面向大眾的故事,要在非實驗性作品裡以極大量推測語氣去呈現情節,是一項超過我現在能力的任務;但我和館方也同時希望保持故事的呈現,不會和既有考古事實與猜想有嚴重的偏離。為了兼顧兩者,我決定在未知與已知之間找到最明確的交集:對我而言,「我們都是人」是這次故事發想的起點。我想讓讀者意識到,即使是發生在那麼久以前,對當時的人來說,那就是他們的日常,他們的人生。

詳全文▲TOP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不一樣的實習

文‧圖/吳祐頡


第一次上場導覽

  從我大二上學期起,我就開始尋尋覓覓適合的實習機會,因為原本在臺北的玩具展場工作,跟系上要求的類型有些出入,所以就只好另尋他路!後來,從學長那邊聽說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相關實習工作經驗,思考一陣子之後,想說這也是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到公部門工作,雖然沒有薪水,但是應該是可以學到一些外面學習不到的經驗,畢竟這個機會不是人人都有。如果我選擇到一般飯店當房務員,那麼頂多就是學到怎麼摺棉被、服務客人,這些其實實用性並不高,也比較無法提升自我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放棄幾萬塊的薪水來到史前博物館實習的原因。

  我被分配到展示教育組的MLA計畫(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下實習,一開始,都是做一些很基本的事情,例如製作給視障朋友觸摸的等高線模型或是繕打展覽訪談逐字稿之類的,我都開始懷疑我為什麼要來這邊了!直到後來我才了解到,剛開始的前置作業,都是為了之後「拿麼厲害:Malmananu!」原住民族主題聯合策展展覽(原聯展)及其活動鋪路。例如一開始的逐字稿整理,打了整整三、四個工作天才打完,很辛苦、邊打邊抱怨,但這是為了讓我們快速了解每一個返鄉青年的每一個精彩故事。聽,是最快的,直接聽本人述說著他們的故事,比起看剪報文章來得更有用處,也因為如此,我才能進而瞭解到展覽主角:日出禾作的有機耕作、拉勞蘭小米工坊、建和的K.Y.O以及其他精采的故事。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有兩個唷!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館藏解壓縮:典藏、採集、轉譯及多元應用
    活動時間:2020/12/22(二)~2021/4/25(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
  • 卑南遺址搶救考古四十週年特展
    活動時間:2020/10/15(四)~2021/2/28(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 拿麼厲害,在部落!
    活動時間:2020/9/21(一) ~ 2021/9/19(六)週二至週六 11:30-17:00
    地點:
    ◆ Mena'u i Kasavakan 看見建和
    建和部落鹿寮(臺東市建和里建和二街71 巷30 號隔壁)
    十人以上預約參觀請洽Alikay 潘晨綱0925-011-748
    ◆ Venaquan 在小米裡得更新
    拉勞蘭小米工坊(臺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10 鄰21 號)
  • 海想聽,成功潮流生活特展
    時間:2019/11/1(五)~2021/12/31(二)延展
    地點:臺東縣成功原住民文物館(台東縣成功鎮民富路43號)
  • 歌,住著誰的青春:唱出太魯閣族的時代歌謠
    時間:2020/11/21 ~ 2021/12/31( 週一至週六)9:00-17:00
    地點: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 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124 號)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 歸途 Taluma' ─七腳川(Cikasuan)戰役110周年特展
    時間:2018/12/2(日)~2022/12/31(四)(週日休館)延展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1樓(花蓮縣壽豐鄉光榮一街26號)

 》教育推廣 

  • 彩繪史前文物創意貼
    活動時間:2021/4/17(六)14:00-16:00‧康樂本館學術活動中心
    史前文物變身Q版的樣貌,利用神奇的顏料調配色彩,創作獨特的裝飾小物作品,可以隨意貼在任何平滑面的物品上,讓色彩豐富你的生活,重複撕貼也不留膠痕。
    活動費用│酌收材料費100元│活動對象│國小學童、親子│報名方式
  • 史前館空間共感藝術實驗駐村計畫系列三之二『馬武窟溪-東河遺址群』主題畫作開放預約導覽
    活動時間:2021/3/3~2021/6/30(每週三、六)10:00-16:00採預約制‧本館學術活動中心
    109年藝術家跟著考古學家一起到了小馬洞穴遺址、東河北與東河南遺址踏查,黃亦中藝術家在109年11月的駐村完成了兩幅創作。
    在一片深深淺淺的藍色之間,藝術家將他對馬武窟溪口新石器時代史前遺址的空間感受,一筆筆的描摹下來。溫柔的月光灑在靜謐的馬武窟溪口.我們在這裡懷想曾經生活於此的史前人群,南島語族的祖先。詳情查詢│預約洽詢│(089)381166#399、592
  • 110年度史前館環境教育課程服務
    活動時間:2021/1/1(五)~2021/12/31(五)
    史前館的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員從歡樂中學習臺灣的自然生態、史前文化及南島文化。康樂本館自109年起進行展示更新工程,現階段休館中,將環境教育課程經由專業的設計及轉化成外展課程,將博物館帶到學校內。課程涵蓋:
    ◆家在哪裡 ◆搭乘時光機 -史前辦桌「器」 ◆小小考古學家 -「海」是很愛你 ◆小小人類學家 -你「視」原鄉島

    卑南遺址公園結合史前遺址現址、戶外自然空間以及展示廳,發展出多套環境教育課程等著你來探索,課程涵蓋:
    ◆穿越時空話卑南 ◆食事變!變!變! ◆尋找國家寶藏 ◆新角度看世界

    詳情查詢│預約洽詢│ (089)381166#561 孫先生(本館環境教育推動小組)(089)233466#210 張小姐(公園環境教育推動小組)

 》南科考古館

  • 牽手平埔:臺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
    活動時間:2021/1/29(五)~2021/5/30(日)
    地點:南科考古館二樓特展廳

 》卑南遺址公園 

  • 一日監管員—國定遺址互助巡守隊
    活動時間:2021/3/27(六)14:00-17:00‧卑南遺址公園
    在你的想像中,「國定考古遺址監管員」是什麼行業呢?平時又需要做哪些事情呢?是拿著望遠鏡監視?走路巡查?還是會使用現代科技輔助呢?國定卑南考古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在台灣甚至於放眼東南亞地區來講皆占有重要的地位,保護它不被破壞,其實除了監管員,你我都可以加入保護考古遺址的行列,一起來當一日監管員吧。
    活動對象| 高中以上至成人(免費)│報名方式│網上報名│(089)233466#210 李小姐
  • 2021卑南遺址公園定向闖關挑戰
    活動時間:2021/4/25(日)8:30-12:00‧卑南遺址公園
    結合4/18國際文化資產日與4/22世界地球日兩個重要議題,舉辦定向闖關挑戰活動,目前已連續舉辦第三個年頭,廣邀各界喜好定向運動挑戰的朋友與夥伴一同參與,為活動添加更豐富的趣味。 本次活動以電子打卡方式進行,賽制為積分制,每個點位有不同的任務與積分,其中亦包含不同主題的闖關體驗,在時間內取得最多積分者便獲得優勝,優勝者將獲頒精美文創禮品。
    活動費用| 報名費每組300元(含門票與活動相關講師及材料費)│更多資訊查詢
  • 穿越三千年的風—《風暴之子》解謎探索週
    活動時間:2021/4/1(四)~4/5(一)9:00-16:30‧卑南遺址公園
    小朋友寒假哪裡去呢?卑南遺址公園的展示廳除了展示卑南遺址出土的寶貴文物外,還有很多好玩的3D照相與傳說故事哦,拿著我們特別設計的學習單展開一場自由探索的遊戲吧。
    活動費用| 門票費學生15元、成人30元
    活動對象| 國小學童、親子 報名方式| 開館時間現場報名即可
  • 環境教育外展課程【開放申請】
    活動時間:2020/11/1(日)~12/31(四)
    「在旅行時意外受困在卑南遺址公園展示館的我,遇見了一個名為瓦利的小男孩幽靈,他希望我幫助他找到幾個出土文物,那些文物蘊含著他與族人們的記憶,而記憶可以帶他回到一個叫『海境部落』的地方,但那些出土文物似乎都被研究人員鎖在保險箱內了,該怎麼辦才好呢?」卑南遺址公園限定《風暴之子》實境解謎活動,等你來破解!
    活動費用│酌收材料費200元(附解謎包,另購門票,破關後可獲得特製紀念品)
    活動對象│親子、一般民眾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即可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10年03、04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