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自然史展示廳臺灣櫻花鉤吻鮭的故事

博物館頻道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本館建築理念:話說「空間軸」

回想‧迴響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零開始到滿滿收穫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博物館花絮
 

春節史前館賞紅藜花海 「藜不開你 」
  史前館與水保局台東分局整合跨部門資源,將原鄉部落紅藜帶入史前館推出「藜不開你-紅藜地景系列活動」,以紅藜地景搭配展示、活動與市集等,吸引民眾觀光旅遊與消費,讓更多民眾藉此認識「臺灣藜」,整合文化、產業與觀光的旅遊模式。

  迎接吉年好運到,史前館106年元旦推出『搗出新希望-紅藜麻糬DIY』活動,現場遊客你一杵我一杵,共同搗出新機,也共享紅藜麻糬的美味。

  2F迴廊展出『藜』不開你特展(即日起~2017/2/28),讓民眾來一趟史前館除了親眼目睹色彩繽紛的紅藜田,更讓大家認識紅藜的前世今生、聽聽紅藜的神秘傳說、瞭解紅藜如何開拓原住民部落的生機,帶您深度認識食物界的紅寶石~紅藜(臺灣藜)。

  史前館1月份推出『我愛藜—遇見紅藜』主題導覽行程,專人主題導覽並帶領遊客參與田間管理,共同期待紅藜快快長出美麗又超級營養的藜穗。導覽活動每日上、下午各一場歡迎現場報名參加。FUN手作專區也推出獨一無二的紅藜星願瓶、紅藜小盆栽DIY供選購。

  史前館後方景觀花園是「台東市區唯一紅藜地景」,「藜不開你:印象紅毯 慶讚豐收」花海大賞將自1月20起成熟轉色,而賞花期將至二月底,史前館邀請大家同來欣賞美麗的紅藜花海。

  配合春節(1/28~2/1)更邀請台東紅藜產業業者,在博物館二樓迴廊處進行展售活動,期間將與民眾分享特色產業產品,如:帶有紅藜香氣的低卡洛里香脆紅藜穀物棒、富含大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與維生素的台灣紅藜酵素、香甜涮嘴的紅藜琪瑪酥等,讓民眾驚艷台東紅藜多元性產品。

文、圖:邱瓊儀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39期 2017.1.15
 

  過完了跨年,接下來就是要準備農曆新年了!過新年、換新鈔,貳仟元紙幣不只相當特別,紙幣上的圖案櫻花鉤吻鮭也非常稀有,我們該怎麼著力保護它們的棲地環境呢。

  準備過年了!當然史前館是大家過年的好去處之一囉。康樂本館建築的設計概念可是大有來頭,其中空間軸的太陽廣場、山之廣場、半月池跟中央草坪都各有巧思,歡迎到現場感受。

  學生運用寒暑假到校外實習,透過各種職場上的挑戰增添自己的歷練,等到回到學校又是一番收穫多多的回憶。在遺址公園實習會接觸到哪些挑戰呢,來看看學習的成果吧。

 
 

史前館自然史展示廳臺灣櫻花鉤吻鮭的故事

文‧圖/張至善


自然史展示廳的臺灣櫻花鉤吻鮭模型展示。

  來到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臺灣自然史展示廳「冰期」展示室,這裡展出了極為珍貴稀有的國寶魚──臺灣櫻花鉤吻鮭。為什麼要在展示廳特別介紹這國寶魚呢?讓我們來看看臺灣櫻花鉤吻鮭精彩的身世和保育的故事。

  在新臺幣貳仟元的鈔票上,可以看到兩條魚的身影,它們就是臺灣特有種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在展示廳以「國寶魚」作為展示標題,又稱為臺灣鮭、梨山鮭。

  臺灣櫻花鉤吻鮭是陸封型的太平洋鮭魚,經過長時間演化過程,已經喪失降海生長的習性,適應了臺灣大甲溪上游的生態環境,成為終生生活在高海拔低溫森林溪流的魚類。早期臺灣櫻花鉤吻鮭主要棲息於大甲溪主、支流河段,包括七家灣溪、高山溪、有勝溪、司界蘭溪、南湖溪、合歡溪及大甲溪本流等七條溪流。

詳全▲TOP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本館建築理念:話說「空間軸」

文‧圖/游清志


太陽廣場日晷:日晷刻度從上午6點到下午6點(從左逆時針往右),拍攝時間是上午10:40分。

  史前館《發現》電子報第313期〈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本館建築理念〉提到了本館建築包含了「空間」與「時間」兩種概念,並以此二者發展出了東西向及南北向的兩大建築軸線,名為「空間軸」和「時間軸」。本文擬進一步就「空間軸」上的各項設施,逐一加強說明其設計之理念。

太陽廣場

  太陽廣場係為館前的入口廣場,以一座直徑約30公尺的圓形噴水池為中心,四周配以綠色草坪及植栽,池邊周圍則平均環繞著12根大圓柱,池中央平台上擺設了一座大型日晷,整體造型酷似時鐘。即使是初次到訪的遊客,亦不難察覺其中隱含的意涵。

  以「時間」意涵作為本館的入口意象,正與「史前」的展示內容作了最恰當的聯結。走過太陽廣場進入博物館,如同穿過了一條時空隧道,回到史前時代,過去史前人類的生活場景、遺留下來的精美文物陳列其中,隱藏著遠古的秘密,等著你來探索。

詳全文▲TOP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零開始到滿滿收穫

文‧圖/周佳慧


自我介紹與破冰遊戲。

  很多人知道臺東有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但可能對於距離本館僅四公里的卑南遺址公園感到陌生。這裡綠意盎然、清靜幽美,實習之前我來過幾次,都只在大草原上悠閒漫步,卻從不知道上面有個展示廳以及歷史悠久的史前卑南文化。

  第一次完整走完整個公園是在實習的第一天,研究人員淑玲姊帶著我們踏上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開啟了為期兩個月的旅程。園區內的正規道路、樹林小徑抑或未曾出現在地圖上的秘徑,都成了我們探索的一部分,爾後,也加深我對這裡的喜愛與懷念。

累積,讓所學展現成能力

  剛開始對遺址公園的運作一無所知,只知道每天跟著館內人員輪流在遊客中心及展示廳服務台值班,但幾天下來後卻發現這些日復一日看似相同的工作中,並非乏味可陳,事實上還蘊含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從每一位員工、志工和解說員身上都可以學習到很多,像是面對遊客各種問題所應對的方式、服務他人的態度和技巧、出現突發狀況的臨場反應、解說該如何吸引遊客目光以及呈現豐富的講解內容等。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顏色的基因-色彩與文化特展
    時間:105年9月27日至106年2月20日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mi'aputr戴著花環的人們:下賓朗部落特展
    時間:105年7月27日至106年5月21日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藜』不開你特展
    時間:105年12月至106年2月28日
    地點:本館2F迴廊
  • 玉見臺灣:史前與當代之交會
    時間:105年12月14日至106年12月14日
    地點:本館第三特展室
  • Kamaro'an i '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特展
    時間:106年1月20日至106年2月19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 青年藝術節-身體展演與文化實踐
    時間:105年10月1日至106年2月5日
    地點: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遠古的臺灣故事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主題活動:

  • 『我愛藜—遇見紅藜』收費套裝
    活動時間:2017/1/1(日)~2017/1/31(二)
    活動場次:週二~週日上午10:00及下午3:00各一場
    活動內容:導覽+活動+DIY
    活動費用:150元(含門票)洽詢電話:(089)381166轉758李小姐
  • 史前紅地毯~紅藜花季開始
    活動時間:2017/1/20(五)~2017年2月初
    台東市區唯一紅地毯地景~史前館後花園換上美麗七彩紅藜禮服,邀請大家一同徜徉紅藜花海。
  • 紅藜農特產品市集
    活動時間:2017/1/28(六)~2017/2/1(三)
    活動地點:史前館景觀花園
    洽詢電話:0912-759963 簡先生
  • 本館主題導覽(較適合親子參與)
    活動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上午10:00及下午3:00各一場
    活動人數:每場次20人(因場地限制,請包涵)
    請至本館二樓展示廳入口處登記
    〔1月〕『我愛藜—遇見紅藜』
    〔2月〕希利克」-幸運占卜法

 

特展教育活動:

  • 手腦並用瘋桌遊
    2017/1/21、1/22(週六、日)14:00~15:00
    教育資源中心
    場次一:台灣史前冒險│ 1/21(六)14:00~15:00
    讓孩子化身史前人類領袖,帶著自己的族人登陸台灣,透過資源的採集,發展不同材質的生活器具,創建屬於自己的文化。
    場次二:世界冒險│ 1/22(日)14:00~15:00
    跨越世界五大洲,橫跨馬雅、希臘、埃及、波斯、中國等古文明, 尋訪神祕的失落帝國寶物,乘著不同的交通工具,展開我們的探險之旅吧! 免費,每場限20 人,報名請洽(089)381166 轉523 或592。

  》卑南文化公園     

  • 放假探索趣--寒假特別活動
    活動日期:2017/1/20 (五)~2/12(日) 9:00-16:30
    活動費用:門票費國小學童15元、成人30元
    參加對象:國小學童、親子 活動內容:小朋友寒假哪裡去呢?卑南文化公園的展示廳除了展示卑南遺址出土的寶貴文物外,還有很多好玩的互動照相與傳說故事哦,拿著我們特別設計的學習單展開一場自由探索的遊戲吧。
  • 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105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 105年公務機關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本館卑南文化公園為全國首座具有自然風貌的考古遺址博物館,擁有在地史前文化、原生植物、自然生態等豐富多元的資源,又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點,故兼具本土與國際視野的多重風貌,可提供公務人員既廣域又深入的多元學習內容,並使公務人員之身心靈有親近自然、汲取原始能量,充實終身學習資源網絡的機會。 在文化素養的課程中,我們安排了公園展示廳的導覽解說,可搭配「手創軟陶飾品」、「卑南玉飾」、「玩彩繪」、「陶罐大變身」體驗活動。 在生態教育的課程中,安排公園原生植物解說,搭配「天然手工皂」、「拓印樹葉手提袋」、「月桃編留言板」、「葉打葉美麗」或「薏米珠手鍊」體驗活動,以增進自然保育的觀念,達到生態永續經營。 以上所安排之課程兼具滿足個人與組織雙面需求的功能,對個人而言,參與公園的體驗進修活動,可獲取不同領域知識、能力與技巧,將可更進一步認識在地文化與生態;就組織而言,透過公園的體驗進修活動,以蓄積再出發的能量,可確保組織內的成員具有因應現在及未來工作需求的能力。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6年1、2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