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臺東縣金崙遺址2015年考古發現

考古探索

  凡製作過必留下痕跡,從微痕看陶器製作技術

回想‧迴響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每天都激勵我要學到更多!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博物館花絮
 

  臺灣博物館界在友善平權的努力以及政府政策的醒覺支持下,開始以較高的標準來檢驗與要求館所推動的相關服務內容,目標是讓人人都可以不用因為自身的情形而阻礙了接受參與博物館的權利。

  史前館順應時勢,提供並鼓勵民眾廣泛友善使用博物館設施、展示及各項服務,因而努力消除環境、生理、心理、文化、經濟等因素所造成之障礙。目前除提供無障礙參觀環境外,亦規劃視障、聽障等導覽服務,除邀請視障團體參觀並提供仿製文物觸碰外,也積極徵募手語解說員,提供聽障民眾手語導覽解說服務,朝建構友善平權的博物館目標而努力。

  博物館於12月5日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趙欣怡副研究員為館內同仁進行『博物館視障觀眾的服務需求』第二次培力工作坊教育訓練,以模擬感受與互動,深度探討本館視障導覽需求並加強人員訓練。12月11日更進行手語解說員進階訓練,邀請聽障人協會顧問李振輝老師親自至展廳內進行即時手語翻譯,為提供手語解說努力。展望新的一年,史前館以落實文化平權、友善平權理念,持續致力於提供各項服務的可能性。

文/林頌恩、邱瓊儀
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38期 2017.1.1
 

  新的一年到了,祝大家有個祝福滿滿、體驗多多的2017年唷。

  今年的跨年日出,你人在哪裡呢?如果你到太麻里迎曙光跨年,那麼就離這幾年來搶救挖掘的金崙遺址很近。金崙遺址位於臺9線南迴公路金崙段改道工程的金崙橋位置,保存了三個不同階段的物質文化。

  遺址文物的分析非常有意思,透過陶片質地-技術分類-器型分類的複合分析方式,去貼近史前不同社會人群對於製作日常生活器物的想法與意圖,來合理詮釋史前社會的生活樣貌,真的是好有挑戰性的工作呢。

  每天都被激勵要學到更多!好勵志啊這樣的人生。確實,要把原先全然陌生的事務說給別人理解並產生探索興趣,除了要下功夫徹底了解,還要有口才跟膽識跟敏捷反應,在遺址公園組的實習,每天都是學習。

  就以這樣的學習心態,一起來度過2017年的每一天!

 
 

臺東縣金崙遺址2015年考古發現

文‧圖/葉美珍


帶紋飾筒形杯陶片。

一、金崙遺址2015年發掘

  臺東縣金崙遺址位於太麻里鄉金崙溪北岸金崙村臨海側(註1),高程225m虷仔崙山之山腳海階,遺址主要範圍位於金崙鐵路車站東側,目前施工中的臺9線南迴公路金崙段改道工程金崙橋位置。2015年臺東縣政府委託本館就工程範圍之P3及P4墩位進行搶救發掘工作(註2),圖1標示出2座方形墩位之位置,P3墩位所在地表高程約16.7m,P4墩位所在地表高程12m,每一方形墩位邊長各18m,面積計648平方公尺。

二、金崙遺址堆積與現象

  綜合出土標本、現象及碳14定年資料判斷,P3及P4墩位保存3個階段物質文化,一是距今1800年前至1400年前的三和文化中晚期文化,一是距今300年前至100年前的原住民文化(註3),最晚則是日治時期設施遺留(註4)。P3墩位保存三和文化中晚期聚落遺留,僅於墩位西側史前文化層之上保存日治時代文化層,包含局部夯土現象、木樁遺留以及日治時代的坡璃瓶等,P4墩位則保存距今300年前至100年前的人骨及零星日治時期玻璃瓶、硬陶、瓷器殘片等。

詳全▲TOP

 
 

凡製作過必留下痕跡,從微痕看陶器製作技術

文‧圖/吳意琳


罐口拍印繩紋覆蓋在唇部水平同心圓狀的修整痕之上

  提到史前陶器製作的方式,一般人的想像,不外乎是捏土成陶與露天野燒,然而關於史前工匠製陶的細節與流程,較少有詳細與完整的研究。目前以微痕分析等方法,可以對製作的手勢與動作進行初步的復原推測,考古學家得以重組關於史前製陶社會的工藝訊息。

  以目前的研究成果顯示,在東部地區,新石器中期四千年前的史前陶器製作工藝已經相當良好,從陶土的挑選、製作工序的嚴謹以及各式陶容器形制的標準化,在在都顯示了臺灣新石器時代細繩紋陶文化精良的製陶技術。但必須要說明的是,繩紋陶時代的人群不僅使用帶有繩紋的陶器,也使用無繩紋的容器。惟帶繩紋的容器占了絕大多數。

如何製作繩紋陶器

  一般而言,細繩紋時代的陶器多半體大胎薄,器型有翻唇鼓腹無足罐、折肩罐、缽型器,當時這些陶匠是如何製作帶繩紋的陶器呢?以下簡介細繩紋陶時代最典型的敞口鼓腹罐陶器的製作方式。

詳全文▲TOP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每天都激勵我要學到更多!

文‧圖提供/宋怡靜


在遺址公園的服務台學習迎接遊客並幫忙解決他們的問題與需求

  2016年暑假和以往不同,因為這一年暑假我在遺址公園實習!

  我是臺東大學文化資原與休閒產業學系的學生,因為系上課程所需,必須在這年暑假完成實習,系上提供各式各樣實習單位,我選擇了一個讓人充滿好奇的工作──博物館。從小到大,很喜歡在放假時到博物館參觀,對博物館展示的文物、文物維護還有導覽都充滿興趣,因此當我看到博物館可以當作實習場所時,二話不說就決定要來這裡,也開始了兩個月的實習生涯。

  在七月初,我被分配到遺址公園組來實習,卑南遺址公園占地面積非常廣大,在這個廣大的公園底下還藏有非常豐富的遺址,所以我們就在遺址上面工作,可以非常貼近遺址。雖然在來這裡實習之前,我完全沒有來過卑南遺址公園,所以實習的第一天可說是第一次接觸這裡,對我來說這裡是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顏色的基因-色彩與文化特展
    時間:105年9月27日至106年2月20日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mi'aputr戴著花環的人們:下賓朗部落特展
    時間:105年7月27日至106年5月21日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藜』不開你特展
    時間:105年12月至106年2月28日
    地點:本館2F迴廊
  • 玉見臺灣:史前與當代之交會
    時間:105年12月14日至106年12月14日
    地點:本館第三特展室
  • Kamaro'an i '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特展
    時間:106年1月20日至106年2月19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 青年藝術節-身體展演與文化實踐
    時間:105年10月1日至106年2月5日
    地點: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遠古的臺灣故事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主題活動:

  • 『我愛藜—遇見紅藜』收費套裝
    活動時間:2017/1/1(日)~2017/1/31(二)
    活動場次:週二~週日上午10:00及下午3:00各一場
    活動內容:導覽+活動+DIY
    活動費用:150元(含門票)洽詢電話:(089)381166轉758李小姐
  • 史前紅地毯~紅藜花季開始
    活動時間:2017/1/20(五)~2017年2月初
    台東市區唯一紅地毯地景~史前館後花園換上美麗七彩紅藜禮服,邀請大家一同徜徉紅藜花海。
  • 紅藜農特產品市集
    活動時間:2017/1/28(六)~2017/2/1(三)
    活動地點:史前館景觀花園
    洽詢電話:0912-759963 簡先生
  • 本館主題導覽(較適合親子參與)
    活動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上午10:00及下午3:00各一場
    活動人數:每場次20人(因場地限制,請包涵)
    請至本館二樓展示廳入口處登記
    〔1月〕『我愛藜—遇見紅藜』
    〔2月〕希利克」-幸運占卜法

 

特展教育活動:

  • 手腦並用瘋桌遊
    2017/1/21、1/22(週六、日)14:00~15:00
    教育資源中心
    場次一:台灣史前冒險│ 1/21(六)14:00~15:00
    讓孩子化身史前人類領袖,帶著自己的族人登陸台灣,透過資源的採集,發展不同材質的生活器具,創建屬於自己的文化。
    場次二:世界冒險│ 1/22(日)14:00~15:00
    跨越世界五大洲,橫跨馬雅、希臘、埃及、波斯、中國等古文明, 尋訪神祕的失落帝國寶物,乘著不同的交通工具,展開我們的探險之旅吧! 免費,每場限20 人,報名請洽(089)381166 轉523 或592。

  》卑南文化公園     

  • 放假探索趣--寒假特別活動
    活動日期:2017/1/20 (五)~2/12(日) 9:00-16:30
    活動費用:門票費國小學童15元、成人30元
    參加對象:國小學童、親子 活動內容:小朋友寒假哪裡去呢?卑南文化公園的展示廳除了展示卑南遺址出土的寶貴文物外,還有很多好玩的互動照相與傳說故事哦,拿著我們特別設計的學習單展開一場自由探索的遊戲吧。
  • 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105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 105年公務機關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本館卑南文化公園為全國首座具有自然風貌的考古遺址博物館,擁有在地史前文化、原生植物、自然生態等豐富多元的資源,又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點,故兼具本土與國際視野的多重風貌,可提供公務人員既廣域又深入的多元學習內容,並使公務人員之身心靈有親近自然、汲取原始能量,充實終身學習資源網絡的機會。 在文化素養的課程中,我們安排了公園展示廳的導覽解說,可搭配「手創軟陶飾品」、「卑南玉飾」、「玩彩繪」、「陶罐大變身」體驗活動。 在生態教育的課程中,安排公園原生植物解說,搭配「天然手工皂」、「拓印樹葉手提袋」、「月桃編留言板」、「葉打葉美麗」或「薏米珠手鍊」體驗活動,以增進自然保育的觀念,達到生態永續經營。 以上所安排之課程兼具滿足個人與組織雙面需求的功能,對個人而言,參與公園的體驗進修活動,可獲取不同領域知識、能力與技巧,將可更進一步認識在地文化與生態;就組織而言,透過公園的體驗進修活動,以蓄積再出發的能量,可確保組織內的成員具有因應現在及未來工作需求的能力。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6年1、2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