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國際頻道
  曼徹斯特博物館的「集體對話計畫」

國際頻道

  博物館長夜──另一種群眾動員

國際頻道

  奈良國立博物館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76期 2010.4.1
 

曼徹斯特博物館的「集體對話計畫」

文‧圖/戴蕾

  曼徹斯特大學博物館是一座典型的大學自然史博物館,其主要典藏以1868年曼徹斯特自然史協會(the Natural History Society)移交給歐文學院(Owen’s College)的藏品為主體,也蒐藏大學教學所使用的動植物模型,以及地方蒐藏家的捐贈。目前藏品已擴及動物學、植物學、民族學、武器、錢幣、埃及、礦物學、考古學等等,而常設展廳也以百科全書的架構為其藍圖,展示動物生活(the Animal Life)、古代埃及(the Ancient Egypt)、世界文化(World Culture)等,展現出典型的啟蒙博物館(Enlighten Museum)的世界觀與樣貌。

計畫理念

  相對於博物館設立時所依賴的西方知識論架構,曼徹斯特博物館自2004年起, 以「對話」的立場,結合博物館與社區資源,展開「集體對話」( Collective Conversation)計畫。「集體對話」的構想,來自人類學家James Clifford 對西方博物館的後現代批評與反省,他在「Museum as Contact Zones」一文中將博物館定義為接觸的場域( contact zones),博物館不只處理物件,更處理人與人及人與博物館間的關係,博物館應以「接觸」的觀點(the perspective of contact)看待博物館中的物件(尤其是民族學藏品,其生命史呈現的是旅程、接觸與移動),不應只呈現西方/中心所建構出的知識架構,更重要的是藉著對話,傾聽少數/邊緣的歷史與文化的經驗(Clifford 1997:188-219)。基於Clifford 的理念,加上曼徹斯特地區擁有為數眾多的少數族裔人口,包括來自中國、中東、非洲、印度等地的移民,使曼徹斯特博物館得以充分運用這些社區的資源。「集體對話」計畫的目的是「讓人民參與博物館中與物件相關的對話」(Chuhan 2005:1),參與對話的成員各自擁有不同的背景,包括對個別物件有興趣的個人、當地文化或藝術工作者、學者、與特定物件相關的人員,或來自與藏品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對話活動主要在博物館中一間經過特別佈置並被稱為「接觸場域」(Contact Zone)的會議室中進行,期間所有對話過程都被事先安裝好的攝影器材所記錄。這些紀錄將可以增進博物館對該物件的詮釋與瞭解,成為日後博物館策展的基礎(圖一)。


圖【一】非洲木雕人像,參與Collective Conversation的器物之一,之後被展示在「接觸與觀光」展櫃中,World Culture,Manchester Museum。

 

計畫進行方式

  該計畫主要分成幾個部分進行:

(一) 選件會議( object selection meeting):

  在正式進行對話一週前,先進行選件會議,是正式對話的預演,參與選件會議的人員有:(1)參與對物件進行回憶與敘述的民眾,可能是個人或團體,在選件會議中首先見到將要論述的物件;(2) 負責社區計畫的館員;(3)典藏與研究人員;(4)影片導演;(5)實習生。在會議中,工作人員鼓勵參與回憶對話的民眾觸摸藏品,甚至將藏品拿在手上觀察,發表個人對藏品的想法與感覺,並決定正式對話時採用的藏品。期間博物館與民眾的關係是平等與雙向的,民眾與博物館典藏、研究人員、社區計畫負責人,或者拍攝紀錄的導演,處於平等的地位,工作人員及實習生藉由發問的方式,引導民眾的記憶與對話。

(二) 對話與拍攝(filming session):

  對話在被佈置為「接觸場域」的會議室中進行,大家針對選件會議中選定的藏品進行對話與討論,參與的民眾在鏡頭前戴上博物館準備的手套,觸摸並拿起藏品觀察,並發表其想法與感受,全程經拍攝紀錄。除了參與對話的個人或團體以外,有時博物館研究人員也加入對話,與民眾針對物件的脈絡進行討論,建立博物館與民眾雙向對話的關係。

(三) 事後剪接與公開上網:

  所拍攝的對話紀錄,事後剪接成個別影片,公佈在網路上,觀眾可點選觀看對話過程。

社區資源

  以曼徹斯特博物館為例,博物館長期發展與社區觀點結合,已成為該館的既定政策;曼徹斯特博物館館長尼克‧麥里曼( Nick Merriman)對該館的定位及前景發展的聲明如下:

  「曼徹斯特博物館是為曼徹斯特地區及其以外的民眾所設立的博物館。我們認為,一個真正有貢獻的現代博物館,必須擴大服務對象,透過展覽及公共政策,在與不同背景觀眾建立夥伴關係的前提下,發展博物館的工作。藉此,我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觀眾,並且因為曼徹斯特博物館是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附屬大學博物館,本館期望在曼大發展社區服務的政策下扮演重要的角色。

  民眾的參與及投入必須是雙向的,博物館所舉行的各類活動應納入本地過去未曾呈現的人群,以聽取他們的聲音。我們要使本博物館探討的議題具有多元的觀點,以反映博物館多元的立場。此策略的目的在於提供本館在向目標邁進的進程中有一個清楚的架構。」(the Manchester Museum 2007:2)。

  曼徹斯特博物館所定義的社區,除了指由地域範圍所界定出生活在同一領域範圍內的群體外,尚包括因特定需求、價值、認同而結合的人群(如工會、失業團體、青少年組織、長青團體或少數族裔與移民社團等),以及因興趣而結合的社團,包括學術、學生、藝術團體、其他博物館與社教機構,甚至海外社團等(ibid)。

小結

  受後現代思潮的影響,不論博物館界本身,或者一般民眾對博物館的期望,已不再滿足於博物館過去閉門造車的形象。後現代所主張文化、歷史的多元觀點,使博物館這個在西方社會從事物件收集、典藏、研究、詮釋與展示的「知識生產機構」面臨許多批評與挑戰,博物館提供物件資訊及詮釋歷史的權威角色也面臨了許多質疑。在這種挑戰中,國外博物館如何將多元的觀點納入博物館,使博物館更具包容性與多面性?英國博物館操作的方法有哪些?相信曼徹斯特博物Collective Conversation的例子給我們很好的啟發。

參考書目

James Clifford
1997 “Museum as Contact Zones” in Rout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Chuhan, Kuljit S
2005 Phase 1 Final Project Report to end March 2005 of the Collective Conversations: 3-camera Vidio Recording Facility For Conversations With Final Export For Web-Streaming, the Manchester Museum: Manchester.

The Manchester Museum
The Manchester Museum Community Engagement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2009-2010, the Manchester Museum: Manchester.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盧梅芬│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