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觀眾人數
原住民文化論壇
  起源與遷移
藏品放大鏡
  陶偶tawtawo
博物館頻道
  【人物閱讀】 史前館圖書室定名為「張光直紀念圖書室」
搶鮮報
   
  編輯語
  本期電子報和你聊聊博物館「觀眾人數」這個話題,認識生動的雅美族陶偶,引領你走進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的著作世界,同時也延續前期鎖定即將登場的「山海家園─南太平洋原住民文化特展」的精采內容!  
  史前館之美
 
 
卑南文化公園瞭望台
  博物館花絮
   
史前館於五月二十六日舉辦急救訓練課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電子報  給編輯的話
史前館電子報第12期 2003.06.01 
 

觀眾人數臧振華

最近SARS疫情衝擊全臺,不但觀光客大幅減少,中小學校外教學亦全部取消,造成臺灣各博物館之參觀人數直線下滑,有的博物館甚而還因此暫時關閉展場,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實,在臺灣,觀眾人數的多寡,一直被當作是博物館營運業績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一些博物館莫不設法以舉辦有吸引力的特展或大型活動來拼人數。在媒體的文化版上,也常可見到某某展覽參觀人數突破xx萬,或再創高峰的新聞。

博物館拼人數究竟對或不對,見仁見智。從行銷的觀點來看,博物館的重要使命之一就要藉由各種行銷策略吸引遊客進入博物館,參觀人數之多寡反映了行銷之成功與否。但是也有人不認同這樣的觀念和作法。例如,臺南藝術學院的張譽騰教授就「擔心這樣的風氣會熱過了頭,養成國內博物館界重外輕內、重展覽而輕典藏研究、重臨時性特展輕常設展、重觀眾人數而輕參觀品質的一種帶有殖民性格和重商主義的經營管理理念。」所以他認為博物館事業應該回歸到以保存文化資產並促進社會公益為宗旨的基本面。詳全文

 
 
起源與遷移何傳坤

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的一支人口約有四十萬人,這座島嶼是南島語族分布的最北界,更可能是散布在印度洋與南太平洋上各個族群的「原鄉或祖源地」。

距今五、六千年前,南島語族造就了新石器時代最偉大的航海術操舟從亞洲大陸、臺灣出發,在太平洋上乘風破浪。幾千年來,族人在星羅棋布的島嶼上開枝散葉,發展出繁複多元的生活樣貌、思維模式與美感。詳全文▲TOP

 
  陶偶tawtawo方鈞瑋

雅美族男子製作陶器完畢後,通常會利用剩餘的陶土捏塑與燒製陶偶。根據日治時期日本學者的研究,通常多在燒完日常生活用具之後,就地重新再架木燒製陶偶

陶偶的造型通常以日常生活周遭的事物為題材,常見的造型包括人形、動物形(如豬、山羊、魚等)和船形等。表現時以強調特徵為主,例如詳細刻劃陶偶身上穿著的服飾、五官、四肢或性徵等;或是強調某一種動作,例如大船下水。以本件為例,陶偶身上頭戴籐帽,身穿籐甲,這正是表現雅美男子在重要的儀式場合時的穿著。詳全文▲TOP

 
 

【人物閱讀】
史前館圖書室定名為「張光直紀念圖書室」
/何孟侯

為了紀念張光直教授對考古學的卓越貢獻和他生前對於本館的關懷和協助,本館館務會報決議將本館圖書室定名為「張光直紀念圖書室」。下面,概略介紹張光直先生的生平和他的主要著作。

張光直一九三一年四月十五日在北京出生(原籍台灣板橋),十五歲返台,一九五四年台大考古人類學系畢業,一九六0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為國際知名的考古學權威。

於耶魯大學任教期間,張先生曾兩度返台主持大型研究計畫,對往後台灣的考古學界影響深遠,首先是一九六四年,由耶魯大學與臺灣大學合作的「台灣史前史研究」,針對大坌坑、營埔、鳳鼻頭、泰源等史前遺址進行調查研究,並於一九六九年完成並出版臺灣戰後第一本完整的考古報告,為日後臺灣考古學研究立下新的里程碑。第二個研究計劃是於一九七二年進行「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自然史與文化史科際研究」,此為一科際整合的大型計畫,對於當時臺灣考古研究而言,是一全新的觀念與經驗,將包括民族學、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土壤學等領域之相關研究納入整合計畫,透過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的結合,以文化生態學的觀點,整理出更完整可靠的人類歷史訊息,為後續的相關研究提供難得的資料,同時也在此一計畫中培育出許多專業人才,影響深遠。詳全文▲TOP

 
 
  1.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委外案第二次公告招商【詳全文
  2. 「山海家園─南太平洋原住民文化特展」展期自92年6月6日至9月28日,歡迎蒞臨參觀【詳全文
  3. 「戀戀花東情」鄉土教學光碟影片開放學校索取【詳全文▲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臧振華│主編:呂憶皖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