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電子報首頁
我要訂閱
取消訂閱
友善連結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期 數 內 容 摘 要
455 ♦從「牽手平埔: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土龍族文化特展」看南科考古出土遺物
♦有構厲害,敲出自己的樹皮布
♦穿越時空發現「從前」:談談兩本有趣的考古繪本
454 ♦Let’s Go!考古同盟時代
♦走讀臺灣X閱讀史前線上活動筆記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我在博物館的成長蛻變
453 ♦環境與疫情─第9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線上展示「Pakiqecan(結界):原住民對應瘟疫的方式」
♦全國首座地方催生的考古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上線啦!(下)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實習的日常
452 ♦「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策展心得
♦全國首座地方催生的考古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上線啦!(上)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哇!重新認識博物館
451 ♦芭芭秧的普式生活:普悠瑪女性飲食文化與環境永續
♦姊妹情深:花蓮港口阿美的女子年齡組織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了解看不見的那一面
450 ♦Kababaawan延續生命的原味—原住民女性的飲食照護
♦吃米的馬紹爾人
♦2020年我在南科館實習心得:體會文物入館展出的不容易
449 ♦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慕拉斯的回家路
♦領略策展團隊的真諦─「歌,住著誰的青春?」太魯閣音樂特展策展有感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以正能量收尾的體會
448 ♦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族的民族活力與發展
♦用音樂走一條理解與治癒的回家之路─「歌,住著誰的青春?」太魯閣音樂特展策展有感
♦2020年我在南科館實習心得:感知「崇敬與嚴謹」的博物館人態度
447 ♦生死相映─話說「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
♦卑南遺址繩紋陶時期文化的提問:關於佔居範圍與陶容器(下)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成為心心念念的回憶
446 ♦「拿麼厲害‧在部落!」—在建和鹿寮與拉勞蘭小米工坊的展覽
♦卑南遺址繩紋陶時期文化的提問:關於佔居範圍與陶容器(上)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不後悔的選擇

 505  6/51  |<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