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遺址與世界文化遺產
文/臧振華
文建會為增加國人對於世界遺產保存觀念的認識,並推動台灣的世界遺產提報工作,從去(91)年度開始陸續徵詢國內專家,縣市政府和地方文史工作室的意見,找出台灣具有世界遺產價值的潛力點。最後,選出了十一處,包括:淡水紅毛城及其周邊歷史環境、金瓜石、陽明山國家公園、棲蘭山檜木林,苗栗三義台鐵舊線、太魯閣國家公園、阿里山森林鐵路、金門、澎湖玄武岩、蘭嶼達悟族聚落及自然景觀,以及卑南史前文化遺址。最近,又新增玉山一處。這十二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再經過文建會所邀請的國外世界遺產專家評估之後,建議將其中棲蘭山檜木林、太魯閣國家公園、阿里山森林鐵路和卑南史前文化遺址,列為第一類,並成為文建會首要推動的工作重點。 本館是因卑南史前文化遺址的搶救而成立的。如今,看到卑南文化遺址的重要性終能受到國內外的肯定,並被評選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首要推動潛力點之一,甚感欣慰。 卑南遺址所出土的大量石板棺、極為豐富的玉器、大規模之聚落遺存,以及與都蘭山所搭配而成雄渾而優美的自然文化景觀,不但在台灣是首屈一指,既使在世界上也不多見。就學術的意義來看,卑南遺址的史前文化,不但與台灣西海岸的若干史前文化有相通之處,而且與現存南島民族之文化也有所關連,成為台灣史前文化整體發展脈絡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此外,在台灣史前文化與東南亞史前文化關係的研究上,卑南文化也有其值得深入探討之處。卑南遺址所具有的文化和學術價值,與世界上一些已經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考古遺址相比較,可以說毫不遜色。所以,幾位國外的專家在實地評估後,認為:卑南遺址不但是台灣非常重要,並有高度價值的遺址,而且絕對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三項評估標準,有普世的價值。 然而,我們也知道,卑南遺址要登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實仍有其不足之處。首先是:除了本館卑南文化公園所管理的18公頃範圍已經受到妥善地保護之外,還有一部份卑南遺址的範圍,雖被列為都市計畫古蹟保存區,但仍然屬於私有土地,無法納入整體保護範圍,而不能免於遭受破壞之危險。其次,卑南文化公園建設完成開放之後,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休憩,給附近帶來了商機,於是在公園南側之聯絡道路旁,興起了販賣紀念品和飲食的商店。由於缺乏整體的規劃,已經造成了景觀和環境之雜亂,影響到整體景觀品質。再者,卑南遺址的發現,已有約一百年,但研究工作要到1980年代以後才真正開始,迄今發表的成果並不算豐富,對於卑南文化內涵的調查和研究也有必要加強和充實。另外,由於以英文所發表的著述甚為稀少,國際宣傳也缺如,卑南遺址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尚未打開。這些無疑都是在提報世界遺產之前亟需要謀求改善的缺點。 所以,在今後的幾年裡,本館願意和政府相關單位,一起努力來改善這些缺點。期望以卑南遺址的高度價值,有朝一日果真可以為我們台灣在《世界遺產名錄》中贏得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