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國際頻道
  Hands-on! 親子同遊兒童博物館

博物館頻道

  考古博物館的種子培育:史前館青年考古營活動回顧

回想‧回響

  2021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大疫之下的實習紀錄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激發自主探索的行動力:定向融入環境教育課程實務工作坊

  卑南遺址公園於111年3月26日辦理激發自主探索的行動力-定向融入環境教育課程實務工作坊,課程透過臺東縣環境教育夥伴團隊的分享,帶領學員了解如何運用定向活動與環境教育相結合,提供學生更有效的學習經驗,工作坊最後亦分享如何運用QGIS軟體製作簡易定向體驗地圖。經由多元教案分享,學員們彼此交流共學也從中發掘更多組合與變化的可能,期待未來應用於各自的教學中。

文‧圖/史前館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64期 2022.4.1
 

  兒童節來一篇應景的話題,家長如何帶孩子透過逛博物館,在有趣好玩當中又感受到知識帶來的驚奇與浸潤呢?看看各種以兒童為感知主體的博物館與展覽,真的會很希望小時候爸爸媽媽就能帶我們這樣逛呢。

  無論是以兒童或青少年為對象的博物館教育活動,總要以10年、20年為單位才能看到當初的種子發芽。且來看昔日學員、今日館員回憶當年如何在青年考古營被啟蒙的過程以及對營隊的看法。

  青年就讀大學期間透過實習來接觸博物館的日常運作,也是另一種認識博物館的方式。無論是在服務台接待與導覽、到考古現場幫忙維護、協助教育推廣人員想教案或是跟著館員出差增長見聞,都能收獲許多。

  祝大家清明連假平安愉快,無論到哪裡,一樣都要做好基本的防疫措施喔!

 
 

Hands-on! 親子同遊兒童博物館

文‧圖/邱瓊儀


「瘋狂下午茶」使用視覺特效技術和先進的光雕投影,讓觀眾產生沉浸式的體驗

前言

  1899年全世界第一座兒童博物館──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The 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在紐約布魯克林區誕生;1913年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前館長Michael Spock受到瑞士心理學家Jean 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啟發,提出Hands-on(動手做)的設計理念,兒童博物館風格自此產生突破性的革新;此後,美國以兒童為對象的博物館、學習空間,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

  依據美國兒童博物館協會(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Museums,以下簡稱 ACM)對兒童博物館的定義,兒童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教育和文化機構,致力於藉由能引起學童好奇心和激勵學習的展示和教育計畫,來滿足兒童的需求和興趣。現在ACM 在美國50個州和16個國家擁有 470 多名成員。《為兒童展示》一書中也提到,博物館已將兒童觀眾納入他們的服務範圍內,並因應時勢,舉辦許多具有教育性和娛樂性的展覽、推廣活動(Parent A. & Julien-Laferrière D., 2013)。兒童博物館經過百年發展,其互動型、Hands-on(動手做)的展示與教育方式,在全美以及世界各地都受到家庭觀眾與學校團體的喜愛與歡迎。

詳全▲TOP

 
 

考古博物館的種子培育:史前館青年考古營活動回顧

文‧圖/林芳儀


能夠親身參與「考古發掘」是考古營最吸引學員的特點

  2004至2010年的寒暑假期間,史前館先後辦理15梯次的「青年考古營」,是國內首開先例以高中職以上學生為參與對象的「考古」主題營隊。

全國首創青年考古營

  因應田野發掘實作的需求,活動地點選在臺東或臺南的考古遺址辦理。營隊內容包含三個部分:講授考古學基礎概念的室內課程、室外的遺址調查與考古田野發掘實作,以及出土遺物整理工作。營隊天數除2004年首次辦理為3日,其他梯次為5或6日;每梯次招募18至20名學員,以付費方式報名參與。據承辦人觀察,學員以女性居多,僅2010年冬令營的性別比例接近1比1(黃國恩 2010)。

  有別於當時國內其他考古主題的營隊活動,「青年考古營」將參與對象設定為「高中職以上學生」,考量有三項:高中生心智相對較為成熟,生活管理相對較不費力;高中生的性向較明確,自主學習意願較強;期望藉由活動提供對文史有興趣的高中生了解考古工作的機會(黃國恩2005)。青年考古營的主要目的不是「教」考古學,而是透過營隊讓學員認識考古、體驗考古、發現考古的樂趣:「不論這些人未來會不會從事考古方面的工作,但是至少他們已經可以理解考古這種工作,對考古有正確的認識。」(黃國恩2005)由此顯示,活動不僅是單純的假期營隊,更是一場有意識、目標對象明確的考古學推廣教育活動。

詳全文▲TOP

 

 

2021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大疫之下的實習紀錄

文‧圖/李昌恩


能夠近距離觀察文物並認識文物修復工作,真的很感動

  從小我就對考古有著比其他行業相對濃厚的興趣,時常幻想自己在未來能夠從事與文物發掘、研究有關的工作。我就讀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系上鼓勵學生發展除了學術研究以外的各項實務學習,因此實習也可以作為我們的畢業專題。系上跟全國數間檔案館、博物館相關機構簽訂實習合作合約,每年都會開放固定名額給系上同學去實習。

  由於大學期間我常常騎摩托車到臺東遊玩,對臺東留下了深刻且良好的印象,而位於臺東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剛好是我們系上合作機構之一,因此史前館也就成為我實習志願序的第一志願。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直擊!博物館後臺」特展
    時間:2022/1/22(六)~ 2022/5/2(一)
    地點:康樂本館第二特展室
  • 「卑南史前大聚落」特展
    時間:2021/11/18(四)~2022/5/2(一)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特展室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 歸途 Taluma' ─七腳川(Cikasuan)戰役110周年特展
    時間:2018/12/2(日)~2022/12/31(四)(週六、週日)延展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1樓(花蓮縣壽豐鄉光榮一街26號)

》走讀臺灣

  • 走讀史前‧追隨風暴之子的履跡
    活動時間:2021/10月‧線上播放
    追隨著風暴之子的主人翁瓦利,走訪花東海岸及縱谷的史前遺址吧!地表可見的巨石、散落的陶器或石器,都是史前人群生活的印記,站在遺址上遙想3,000年前,人們奔馳狩獵生活日常的情景,隨著風聲而來的古老低吟。 文本《巨石,你好!》

》教育推廣 

  • 發現飛『蝶』定向親子體驗小旅行
    活動時間:2022.04.23(Sat.) 09:00-12:30‧卑南遺址公園-遊客中心
    參加對象 親子家庭 | 免費
    卑南遺址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在春天萬物復甦之際,常可見到樹叢間花朵綻放與群蝶飛舞的美麗景象。本活動將規劃以認識公園內常見蝴蝶為主題的定向親子體驗活動,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同來觀察公園的環境並探索動植物間的美妙生態。【活動詳情及報名
  • 大自然對話框
    活動時間:2022. 4.16(Sat.) 14:00-16:30‧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大自然中有大樹、小草,還有各式各樣的生物,其中樹木在我們生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提供給我們呼吸的氧氣、生產我們要吃的食物,還可以建造我們的家。想認識它們嗎?本活動透過各種自然體驗遊戲,引導孩子與樹木對話,並邀請親子在遺址公園內採集自然素材,一同動手拼貼創作專屬的自然對話框。【活動詳情及報名
  • 在玫塊少年之後——在性別與原住民教育議題上的行動思考
    活動時間:2022.04.16(Sat.)14:00-16:00‧康樂本館-行政大樓2058教室
    講師│瑪達拉‧達努巴克(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種籽講師/台灣原住民基層教師協會理事)
    《2000年葉永鋕事件可以說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推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埤,除了性別歧視所形成對性別少數的暴力霸凌,也揭露出因為社會對於性別多元的認識不足,讓教育工作者正視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性,從校園內的霸凌事件的縮影,看見整個社會對於過去既有的性別框架對於人的壓迫。達努巴克作為學校輔導老師,從此處出發,推動性別平等教育至今,更著力於原住民部落性別平等的組織與倡議工作。在這場講座中,達努巴克老師將分享自己這20年來的實踐經驗。【活動詳情及報名

 》卑南遺址公園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11年3、4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