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與檳榔

–從諸羅縣志番俗圖談起

徐雨村

 

     穿著清涼的檳榔西施招徠國際觀光團的注目,使得檳榔又成為各界討論的話題之一。然而臺灣居民嚼食檳榔的歷史究竟有多悠久?而原住民與檳榔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

     在本館南島民族展示廳的「族群關係–平埔族」主題的展示牆面十張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描寫平埔族生活情形的圖畫。其中五張選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諸羅縣誌番俗圖,主題為採檳榔、舂米、賽戲、會飲、插秧等描繪在清朝統治初期,臺灣西部平原平埔族人的生活。

在這些版畫之中,「採檳榔」一圖是重要的歷史證據﹙如附圖﹚,說明嚼食檳榔的風俗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依據諸羅縣志的記載:


 

舍前後左右多植檳榔新港、蕭壠、麻豆、目加溜灣四社為最。森秀無旁枝修聳濃陰亭亭直上。夏月酷暑掃除其下清風徐徐令人神爽。漢人近亦廣植之射利而已。有至崇爻者言各社之植尤盛。

檳榔子生木杪高數丈漢人以長柄鈎鎌取之。番猱而升,攀枝而過,頃刻之間跳躍數十樹。﹙周鍾瑄 1962:165﹚


  這段描述顯示種植檳榔是原住民的風俗,在房舍前後種植。漢人進入臺灣拓墾之後也種植檳榔營利。種植檳榔的風俗不僅止於西部的平埔族人,也風行於當時的臺灣東部﹙「崇爻」是清朝康熙年間對花蓮、台東一帶的模糊稱謂﹚﹙康培德200028﹚。當時採收檳榔的方式原住民直接攀爬到樹上漢人則用長柄的鈎鐮。

     時至今日台東地區的原住民仍以檳榔為重要作物家中經常準備檳榔、荖藤、荖葉不僅自己食用,也做為親友日常社交的輕便禮物。在婚禮之中男方以檳榔與荖藤做為聘禮,由女方分享給觀禮的親朋好友。

     臺灣各地大規模種植檳榔是最近二十餘年的事,究其主因,試略舉以下幾點

1.        農村勞動力老化、經濟作物不敵國外進口物品致使農民轉作。檳榔栽植所需勞力較少,而且進口檳榔的風味與口感欠佳。

2.        高速公路與省道拓寬完工之後整體交通與商業網絡更為暢通,且因各地氣候風土的差異,產生檳榔及其附屬產品在季節與區域上的分工。例如屏東地區位居台灣南端,從每年四月開始生產;台東地區因特別適於種植荖葉,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產地。

3.        為勞工﹙無論是原住民或是漢人﹚提供檳榔是雇主的一項社交禮儀,檳榔也成為勞動朋友社交的必備品。198090年代大規模的營建工程以及公共建設,使得需求遽增。國民所得增加以及檳榔取得日趨便利,也助長許多成癮的嚼食者。

 

社會各界每每將檳榔與破壞水土保持、妨害風化、口腔癌症等負面形象聯想在一起。然而檳榔在台灣發揮的經濟與社交功能,特別是做為凝聚原住民社群情感的媒介卻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這或能解釋在輿論與政府的交相指責之下大家為什麼還要種植與嚼食檳榔。另一方面,漢人雖有使用檳榔入藥的歷史記載,但在台灣將檳榔當成嗜好品以及商品的行為,卻是從原住民的風俗學習而來。諸羅縣誌在將近三個世紀之前的記錄,印證了原住民與漢人在風俗習慣的交流。

 

引用書目:

 

周鍾瑄

    1962﹙1717﹚  《諸羅縣誌》。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康培德

    2000  空間認知與異族建構:「南勢阿美」的建構與演變,在夏黎明、呂理政主編,族群、歷史與空間–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頁11-40。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