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國際頻道
 

一個沈重的感受──日本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的參觀

來自部落的聲音

  以藝術創作深耕孩子與土地的關係──初來國小泥偶動畫劇場合作教學感想

來自部落的聲音

  讓族語教學更活潑、更具生命力──初來國小泥偶動畫劇場合作教學省思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46期 2013.3.1

以藝術創作深耕孩子與土地的關係──初來國小泥偶動畫劇場合作教學感想

文‧圖/Amur(馬田)

創造文化教學的可能

  我投入偏鄉小學的藝術與人文深耕教學已經有五年之久,從一開始針對普遍性的美術概念與創作技術教育,慢慢轉向將地方族群文化的內涵融入教學,期望能發展出有別於一般學校美術教育的養成。

  這樣的轉向,主要是反映一個藝術教育者對於地方的體察,藉由教育進而實踐可能的發展,特別是原鄉地區傳統文化中所具有的美學觀點,這些涵養的來源皆來自於族群傳統的生活文化。面對現今族群文化的復振危機,這些有形無形的藝術資產自然成為延續與教育未來原住民子弟的重要元素。

  在傳統的原住民生活中,文化的教育與傳承皆來自於生活之中,孩子藉由耳濡目染與體驗的過程,得以承襲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如今時空變遷,若非有特殊的環境支持,這樣的傳承機會,多數只能在片段的課程中發生。

  這種情形特別是在學校之中,儘管相關的資源與條件與理想差距甚大,但不可諱言的,學校仍屬於一個穩定的學習環境,藉由族語老師及民族資源教師的進駐,還能為學校創造一些文化教學的課程。

  然而,這些文化傳承的發生,是否只能在少數族語課程之中才能擁有呢?綜觀這幾年來,海端鄉的國小在族群文化推廣發展上,其實都有不同課程在發展上相互融合,尤其是藝術與人文領域如歌謠、舞蹈、戲劇、演說、工藝與繪畫等等。

  回顧原住民早期沒有文字的生活,許多文化知識也多半藉由歌舞、祭儀與工藝作為傳承管道,用現在的角度來看,亦可看作是藝術與人文的教學活動,只是現在這樣的活動必須依附在學校體制之中,甚至可能面臨其它學科的排擠。

  我個人身為藝術創作的教師又兼具布農族人的文化身分,除了關心部落學生在美術創作上的熱忱以及能力的提昇之外,更體認到有必要引領學生對部落文化生活產生關心與理解。不論藉由何種創作形式,我的教學目的在於累積孩子在自我成長中所需要的養份,藉此深耕孩子與土地之間的認同關係。

  由此,藝術創作成為一種介入孩子發展、學校教學以及社區文化的介面。於是,我開始思考並檢視目前可能資源與介入的機會。能促成一個新形態計畫的開始,主要是來自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的允諾支持,擴大了原本資源有限的藝術與人文深耕教學計畫,讓我們在合作的規劃上能拉大效益及廣度。

跨域合作的課程發展

  那麼,又有何種機會能讓單純的藝術與人文課程融合民族文化教育,產生跨域的合作教學呢?經過幾次與初來國小老師深談後,決定在不造成學校壓力之下開展這項新形態的教學。

  「延續」與「深化」遂成為大家合作的共識,而每年學校推出的族語戲劇就是一項可以操作的課程,特別是演繹故事的文化元素、共創過程的相互學習以及族語的運用。

  以往學校礙於參加族語戲劇競賽時程上的壓力,不得不犧牲許多可以深入學習與思考的機會,而停留在寫好腳本便由教師指導學生排練的作法。如今這樣的遺憾剛好成為合作計畫得以介入的機會,也將是針對計畫執行中必須著力的環節如人文環境的營造,而非疲於產出的成果。


2012年,初來國小學生於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演出「布農族的洪水傳說」。

  那麼,要創作什麼呢?既然初來國小的學生從過去便已具有對布農族口傳故事的初步理解,也擁有族語演說及肢體演繹的經驗,自然要設計可延續這些經驗的創作課程。那麼是將以往使用過腳本,再次以真人扮演的劇場方式來演出嗎?這也不是不行,畢竟戲劇的展演是最適合展現跨域(繪畫、設計、肢體、演說、文學等等)的結合。

  但在作法上還可以用另一種形式呈現,一種可以讓學生有更多參與以及容納各種觀點的演出。最終我們決議,將學校於2012年已演繹的口傳故事「布農族的洪水傳說」,試著運用泥偶劇場動畫的形式再次呈現。

老人日托班成員與學生一同製作故事角色的泥偶。

課堂中學生與耆老進行塑造泥偶角色的情景。

  話說回來,既然是跨域的合作,自然在課程規劃中也盡可能連結不同領域的師資,以便進行不同階段的專業分工,方能促成課程中不同面相的需求,例如田野訪談、課程設計以及創作實務等。參與教師及工作人員則包括學校老師、布農族文物館駐館員、民族資源教師以及藝術教育教師。

  另外,以族語演說增進戲劇呈現仍是重要環節,為增加學生在課程中接觸及感知族語的機會,並進一步連結學校與社區組織的關係,課程也規劃了海端鄉初來村老人日托班的長者參與其中,協助口傳故事的分享、文化圖飾的指導以及與學生共同製作,讓這個教育過程引發老少的互動及參與。

課程分工規劃

  課程的發展與執行主要依照老師的專業進行不同的分工規劃:

一、 前置工作期:
(主要由民族文化老師與藝文老師負責)
1. 口傳故事文獻調查與田野訪談
2. 學校戲劇表演的回顧與相關訪談
3. 泥偶動畫製作的探討與實踐
4. 規劃與設計課程

二、 教學執行期:
(主要由民族文化老師以及藝文老師作為主課教師,校方與文物館駐館員則作為偕同教學)
1. 與合作單位討論教學分工
2. 泥偶動畫製作原理與技術概念操作
3. 口傳故事的內容分析與文化內涵討論
4. 社區耆老的口傳故事分享與討論
5. 口傳故事族語重要詞句討論
6. 劇場設計與景幕概念討論
7. 設計與塑造故事角色
8. 口傳故事之泥偶演繹拍攝

三、 後續工作期:
1. 拍攝影像的剪輯製作
2. 配樂錄製
3. 族語口說旁白錄製
4. 族語翻譯字幕製作
5. 教學相關成果與經驗分享推廣

  對大家來說,這樣的跨域合作與課程規劃都是初次經驗。老師與學生們本著文化教育為主、成果展現為輔的精神,在學習過程裡頭花了不少時間與精力,特別是老師得投注許多精力引導學生針對口傳故事內涵做討論與思考,也對創作形式的概念與技術安排了比較多的認識與體驗,而非只是催生成果的訓練。

實踐想像的操作案例

演繹拍攝過程中,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情形。

泥偶角色與劇場的部分呈現。

  嚴格說來,要能將課程不同面向規劃到位,單就一位老師或是一項專業是有難度的。跨域的合作才能豐富教學的內涵,開放不同教育觀點的融入,特別是學校課本沒寫的以及超越學校圍牆以外的,於是,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傳承勢必得透過不同跨域的合作與實驗來輔助學校的不足。

  再則,要結合不同領域的師資,以創造不同格局的教學活動,若資源與條件過於單薄也勢必難以促成,更何況教育是長期的規劃,於是,資源整合就更顯重要。

  而這次的合作教學,雖然並非面面俱到、盡善盡美,但也不失為是一次跨域合作與資源整合的操作案例,更期望能藉由計畫後續的推廣策略,能有效激發周邊其它學校的參與,讓地方族語文化的傳承能在更具創意且吸引學生的形式下延續。

  感謝初來國小願意相信這個計畫的願景並於過程中提供許多支持,讓這次帶有實驗性質的教學計畫能順利執行。也感謝偕同教學的初來國小邱雅惠老師與布農族文物館駐館員余曉慧小姐細心地指導學生,並陪同渡過辛苦演繹故事進行拍攝的日子。

  更要感謝許多熱心協助的長輩,還有民族文化教師古世勇老師在田野的訪查以及族語指導,特別是有關海端鄉初來村老人日托班的協調工作。

  更要感謝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的協助,如果沒有這兩個單位的協助,這樣的合作教學只能是放在心中的想像罷了。幸好我們都跨出想像的那一步,也為彼此帶來教學上美好的回憶與再次出發的鼓勵。

(本文作者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目前持續投入偏鄉學校藝術與人文深耕教學)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