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數 |
內 容 摘 要 |
445
| ♦古陶墨色─史前黑陶陶器製作實驗暨教育推廣活動紀實
♦臺東出名鯉魚山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從課堂走入博物館的日常世界
|
|
444
| ♦北海道平取町愛努文化博物館「環境意識」的實踐
♦雅加達歷史博物館──讓時空重回四百年前的巴達維亞城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任何學到的都能帶著自己邁向未來的出路
|
|
443
| ♦博物館的未來?或是博物館的新常態
♦史前館考古再想像:科技、故事與生活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千年的注目
|
|
442
| ♦丹尼索瓦人
♦歡迎請浸──談牽手平埔特展之「展」「演」動能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遺址路上的改變
|
|
441
| ♦移居東臺灣的「平埔族群」
♦看不見的紅樹林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各式各樣的準備,是為了更好的成果
|
|
440
| ♦到兒童博物館逛逛
♦南科考古館文物搬遷歷程
♦2020年我在南科館實習心得:活用所學的夏天
|
|
439
| ♦說故事遊戲─從《玦:孿生》談考古轉譯的真實與想像
♦這個土地上曾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玦:孿生》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不一樣的實習
|
|
438
| ♦「牽手平埔:臺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中的祖靈信仰
♦回應轉型正義:「牽手平埔展」說了甚麼?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關於人骨的二三事
|
|
437
| ♦記憶之所繫:重建臺灣原住民藝術史購藏計畫
♦堆石地的記憶:都蘭阿美人年齡組織與命名原則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教育活動小實習生日誌
|
|
436
| ♦解讀「牽手平埔」特展田野中的幾個文化現象
♦館藏解壓縮:解碼藏品的故事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162小時,考古的震撼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