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電子報首頁
我要訂閱
取消訂閱
友善連結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期 數 內 容 摘 要
215 ♦ 創造一個記憶──記賽德克巴萊‧萊臺東
♦ 物質化?
♦ 簡介考古出土石質文物保存修復觀念及技術(下)
214 ♦ 臺灣蕃族調查第一人--森丑之助
♦ 5.3公噸的壓力--國家重要古物遷移紀實
♦ 簡介考古出土石質文物保存修復觀念及技術(上)
213 ♦ 「2011森林之心—泰雅服裝秀」(下):一場活絡「傳統」筋骨的文化運動
♦ 穿梭時空的對話—祖父母節「史前人的寵物─與舊香蘭遺址陶藝家對話」培養親子創作空間
♦ 史前館240小時─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學生2011暑期實習心得
212 ♦ 「2011森林之心─泰雅服裝秀」(上):史前館標本借展前置作業
♦ Kapa 風箏飛上天!——談夏威夷比夏博物館的小型展示與教育活動
♦ 來卑南文化公園,展現我的解說潛力!─第三屆文化小尖兵培訓心得(下)
211 ♦ 博物館與部落教育的延伸──「2011夏季故事報導營」執行心得(下)
♦ 用現代科技,保存千年足跡:文物保存的細膩與魅力
♦ 我的解說潛力!─第三屆文化小尖兵培訓心得(上)
210 ♦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2011夏季故事報導營」執行心得(上)
♦ 電動寫作拼裝車,出發!──記2011年原住民中學生寫作營
♦ 在教資中心的日子──暑期大專實習生參與
209 ♦ 是聞眾之聲,也是聚眾之力的過程─記「霧社事件特展80周年」開展
♦ 變動中的現況:南科出土文物入庫前置整飭工作
♦ 成為必然駐足的一站──台東文旅開幕週年感言
208 ♦ 話說「形、色、紋、質:臺灣原住民生活美學的微觀之旅」特展
♦ 如何「災難」、怎樣「神話」?三則臺灣原住民「災難神話」的文化詮釋
♦ 科地埃拉日──菲律賓北呂宋島高地的原住民族運動
207 ♦ 博物館與社區部落的合作紀實—以卑南文化公園種植小米歷程為例
♦ 被召喚的身體:與部落栽植收割小米過程的身體感知與心境轉換
♦ 節能減碳─你能我也能
206 ♦ 「尋找下一個布拉瑞陽」:舞動青春—100年東部地區原住民藝能班樂舞交流研習紀實
♦ 從旅展參展看史前館的過去與現在
♦ 義大利的古劇場(三)

 505  30/51  |<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