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數 |
內 容 摘 要 |
375
| ♦ 一艘跨海竹筏的誕生─略述IRA2號的製作
♦ 「共點螢光、大地祈福」──撒奇萊雅族的祝禱
♦ Kids Awesome-臺灣首創唯一的兒童博物館(上)
|
|
374
| ♦ 穿越時空蔦松家:南科館公共藝術建置
♦ 人、自然與文化:日本岩佐嘉親先生捐贈斐濟纖維植物藏品田野調查記錄(下)
♦ 憶起回家 muskun kata kulumah─記「崁頂百年展」(下)
|
|
373
| ♦ 「舞出一片天」:布拉瑞揚與第六屆原藝節各校原住民青年的深度交流
♦ 人、自然與文化:日本岩佐嘉親先生捐贈斐濟纖維植物藏品田野調查記錄(中)
♦ 憶起回家 muskun kata kulumah─記「崁頂百年展」(上)
|
|
372
| ♦ 新方法‧新觀眾:定向闖關挑戰─考古限定版
♦ 人、自然與文化:日本岩佐嘉親先生捐贈斐濟纖維植物藏品田野調查記錄(上)
♦ 在島與島之間對話,關島X椰子─記2018「Together in Taitung」世界南島交流工作坊(下)
|
|
371
| ♦ 在島與島之間對話,關島X椰子─記2018「Together in Taitung」世界南島交流工作坊(上)
♦ 超連結博物館的實踐與省思—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實例經驗分享
♦ 新南向創造的超連結:史前館「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國際巡迴展的新方法與新公眾(下)
|
|
370
| ♦ 從史前館藝術駐村活動談博物館場域的開放嘗試
♦ 另一種形式的「對話」:談史前館數位互動建置
♦ 新南向創造的超連結:史前館「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國際巡迴展的新方法與新公眾(上)
|
|
369
| ♦ Pasibutbut儀式性歌曲展演的幾項思考
♦ 「崁頂百年‧憶起回家」-讓我們「再」一起
♦ 園林中的博物館──蘇州博物館
|
|
368
| ♦ 回憶遷徙生根一百年─MLA史前館計畫系列,與崁頂(Kamcing)
♦ 博物館的戰爭與記憶展示:日本遊就館與知覽特攻平和會館(下)
♦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考古學家見習生
|
|
367
| ♦ 「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 博物館的戰爭與記憶展示:日本遊就館與知覽特攻平和會館(上)
♦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體會保存修復工作的不易
|
|
366
| ♦ 傳承古法製作的青草手工酒麴
♦ 脫胎換骨的上海自然博物館
♦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深刻體會細心與耐心之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