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族語名為pangTer,1918年以パントル之族語日文發音就讀於台北師範學校。由於政策關係,於昭和年間改日本名為川村實;國民政府來台後再改漢名為陳實。他的一生都貢獻在學童的教育,不論是日本時期或是國民政府時期,他都是認真盡責又愛學生的老師。

   陳實可說是最早接受師範教育的原住民之一,是典型通才教育允文允武的知識份子。在學校他開始接觸現代音樂,會用簡譜寫歌,也學習鋼琴、小提琴跟簧風琴等樂器,音樂成績逐年進步。老師發現他在這方面很有天份,曾希望畢業後送他到德國繼續深造,但因父親不答應而作罷。

   陳實1922年回到台東之後首先到太麻里教書,之後也在卑南公學校、知本公學校/國校、大南國校等地教書。他憑藉在學校奠定的樂理基礎,將身邊可以聽到的老歌記錄下來。他希望能夠透過紀錄的方式,讓這些歌曲也能以有別於口傳心領的方式保留下來;同時他也進行改編的動作,好讓歌曲的結構更完整。

   陳實可說是當時第一個在東部以系統化方式進行古老原住民歌謠採集與整理的臺灣人。1943年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至知本進行原住民音樂調查時,當時所採歌謠其中三首即注明「知本出身川村實採譜」。國民政府時代後,陳實開始有機會教學生與族人唱這些採集與創作的歌曲,四處比賽或是表演,因而這些歌曲也有不同管道在不同地方流傳下去。

   陳實創作的歌曲,不僅在卑南族部落可以聽到,阿美族(特別是馬蘭阿美)、排灣族(太麻里一帶)都可以聽到他的歌曲為人傳唱,只是很少人知道這是他的作品。他的歌曲傳到不同的族群與部落後,在被片段節錄與使用的情形下產生不同的風貌,同時也呈現各族群詮釋歌曲時不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