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卑南瞭望一氏族

楊宗瑋

卑南文化公園規劃之前,公園土地範圍已進行過多次的考古試掘,其結論大致為公園內史前文化層的遺留愈往東南側愈密集,但是西側山麓也保存著卑南文化人的生活遺留。公園內的主要建築遊客服務中心選擇建在西側的山坡上,也是基於減少對於地下文化層破壞的因素而為;隨後1994年3月於服務中心建築基地考古試掘四公尺深的結果,僅發現了十餘片二次堆積的小陶片,倒也令人寬心不少。但是當1995年6月12日陡峭的瞭望臺基礎一開挖就挖到了板岩石棺之時,還是令工作人員非常的驚訝。

設計師郭中端女士為了增進訪客對於遺址公園整體環境的瞭解,於園區西側最高地點,海拔八十公尺處,設計了一座半圓形的木造瞭望臺,沒有人料想得到,在這狹小陡峭的陵線上,竟然也發現了石棺;工程停工後,考古人員在瞭望臺基座範圍內,挖出了三具石棺,棺板皆嚴重破碎,陪葬品有方形玉耳飾及小管珠等,考古家判斷其年代屬於較早的卑南文化期。瞭望臺後來變更設計,改為兩座重疊的半圓形,將石板棺復原並於現地展示。其實考古家在陵線上早已發現了多處露頭的石棺板,後山陵線上有一獨居的老婦,在缺水缺電的情況下生活了數十年,其庭院更全由石棺板舖成(如圖,後因右側違法大型農舍案發,涉及遺址範圍的問題敏感,老婦已請人將石板全部運棄)。

對於這條高處的陵線,考古家認為是「卑南文化人較早的居住活動地帶」,這樣的結論並不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對於這群史前人類的身分,以及他們為何居住在這樣生活不便的陵線上的問題,我們不妨大膽的來推測:五千年前聚落開始發展之時,其部落區域地位仍不夠堅強,聚落的河階(海拔45公尺)後倚卑南山,前臨卑南溪,南面是寬闊的台東海灣,地勢良好,目前海拔四十公尺等高線大約就是當時的海岸線(台東附近每年7mm的上升速率加上沖積扇的沉積),鯉魚山(海拔78公尺)、貓山(海拔53公尺)是海灣中的兩座小島。為了保護聚落的安全,及早掌握來自海上或內陸的敵情,這個分工嚴謹的聚落派出的『瞭望氏族』,世代長期看守聚落周圍各重要的瞭望據點,至少包括了鯉魚山(龍鳳佛堂挖基時曾發現多具卑南式石棺)、石頭山(山頂亦發現不少史前陶片)和聚落後方的陵線、山頂。陵線上腹地狹小,生活條件極差,取水更不方便,但是為了達成氏族的任務,成員皆嚴守本分,忠於職守,以致於在部落中仍然是?有地位並受尊敬的份子,這可從鯉魚山及陵線上石棺中的陪葬品,皆保有珍貴的玉質飾品得見。考古家在卑南正式挖掘的千餘具石棺中有約33.4%是沒有陪葬品的,有兩種玉飾陪葬的比率更少。氏族成員死後當然也就在陵線上族人的世居環境埋葬了。

卑南山陵線展望良好,近可望及卑南溪及河階上的整個部落,更可俯瞰台東海灣及平原,往後面又能看守山後的狀況。此地良好的守望條件,五千年來一直被軍事家所善用。日據時期日軍在山頭設立了多處砲兵陣地;頂岩灣的黃武富老先生幼年時正當二次大戰末期,曾數度目擊美軍轟炸機循著卑南溪飛向台東市區,而卑南山頭的多處日軍高射炮則對著飛機開炮。光復後中華民國國軍亦在此處興建了多處的鋼筋混凝土碉堡。公園籌建時期我們在陵線的碉堡頂上打了一個控制點,測距經緯儀即可定出公園附近所有的樁點。目前在園區內西側坡地上,仍有五座混凝土碉堡,我們全都給原狀保留了下來,以期對於此地五千年時空的戰略地位做一見證。

為了讓訪客進入當年的瞭望情境,瞭望臺上最好能加上一幅當時的自然環境彩繪,今古交錯,讓人想像化身為五千年前的『瞭望氏族』。看完此文後,如果您再登臨瞭望臺,請不吝對埋此石棺的『瞭望氏族』問安。

 

參考文獻

宋文薰、連照美 1984墓葬分析第二卷。教育部委託計畫

連照美、宋文薰 1989卑南文化公園考古試掘報告。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專刊第十五種

李坤修     1993卑南文化公園民國八十一、八十二年考古試掘報告。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第二期

楊淑玲     1994卑南文化公園遊客服務中心預定地考古試掘工作紀要。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