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光遺址的陶質半身人偶

李坤修

這件陶器陳列在史前博物館史前文化展示廳的第6展示單元的珍寶箱中,半身人像造形高6.5cm,寬3cm,厚1.5cm~2.5cm,重量36.4g,是一件小型的器物。陶器的外表呈暗紅色,但成色不均,質地鬆軟粗糙,為低火候燒成的夾砂陶,陶土中有明顯摻合安山岩砂的特徵,與附近伴隨出土的陶容器質地相同。半抽象的半身人像造型,頭部做了較仔細的塑造。泥團搓成的圓球形頭部,副加鼻樑與耳朵,再以簡單工具戳出眼窩、鼻孔、嘴巴及耳穿,製作工法原始,但創造出具體而傳神的五觀,同時也傳遞了當時人類穿耳洞的行為訊息。



長光遺址的陶質半身人偶
 

人像的頸部以下沒有具像的表達,只用一片長4cm,寬3cm,厚1.5cm的泥片,像徵性的代表軀體。軀體與頸部接合的角度巧妙,構成一個微翹首凝視遠方,充滿企盼神情的人像。陶器的底部是一道完整的斜切面,證明這件半身人像是完整的器物。斜切面由器背往前斜,角度約30°,切面平整,像是從另一件器物上剝落的痕跡,因此它極可能是從另一件陶器上脫落的一個部位。

1998年5月,史前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執行長光遺址調查時,在遺址地表採集到這件陶器。採集地點的史前文化層已遭破壞,造成許多遺物暴露在地表,這件陶器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它與史前文化層的關係脈絡已被切斷,想要了解這件器物功能、製作年代、文化屬性等訊息,只能從長光遺址的內涵及標本特徵兩項因素做還原推論。

長光遺址位在長濱鄉長光社區西側的古老沙丘上,日據時代就已被學者發現,1994年因巨石文化的岩棺的發現而再度引起注意。史前文化博物館在1995年至2000年之間,在這裏進行過三次試掘,對這遺址有深入的了解。長光遺址是一處特殊的遺址,從這裏出現的考古現象,基本上都和史前人類的儀式行為有關,包括岩棺、甕棺、祭祀砌石圈及雜佈在這些現象之間的石器、玉器、陶罐群等祭祀物,其中祭祀陶罐出土數量最多,也是解讀長光遺址內涵的最佳媒介。

長光遺址的祭祀陶罐來自三個文化系統,包括在花蓮溪口的花岡山文化系統,在卑南大溪口的卑南文化系統及介於兩者之間的麒麟文化系統,這三個文化系統的陶器各有其特點,但也存在一些共同點,其中最明顯共通點是三個文化系統都製造雙豎把帶圈足罐及帶雙角(耳)的豆(缽)形器,且這兩種器物功能都以祭祀為主。

長光遺址出土的雙角豆(缽)形器,雙角部位的造型有魚尾、羊首、人形等等。本文所介紹的半身人像,基本上也屬於這類性質,因此這件標本屬於史前時代祭祀用陶豆(缽)的角把的可能性最高,其所屬年代,根據長光遺址的岩棺及雙豎把圈足罐的同時性因素推斷,應是介於距今3,000年至2,500年前之間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於這件半身人偶所屬的文化,從其陶土摻合安山岩砂的特徵推測,應屬於麒麟文化的產物。


台灣東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雙豎把圈足罐可做為斷代的器具
 


長光遺址出土的雙羊首角杯可能與半身人偶所屬的功能與形式最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