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從「轉彎人生」到「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策展緣起與理念

典藏

  典藏文物介紹:新石器時代中期富山遺址的繩紋陶缽

回想‧迴響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遇見了不一樣的史前館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博物館花絮
 

延續古物文化價值,創意是關鍵!『2017史前國寶文創設計獎』頒獎 再創臺灣文物新風貌

  史前館 12月1日(五)上午辦理『2017史前國寶文創設計獎』頒獎典禮,本次史前國寶文創設計競賽分為『平面設計組』以及『日常生活組』,計有14位創作者分別獲得『金玉獎』、『銀陶獎』、『陶石獎』、『人氣獎』、『概念獎』等五大獎項。本次競賽的參賽者,充分運用巧思將圖像素材轉化為商品與插畫作品,呈現出年輕世代賦予史前館藏圖像的新時代意涵,用創意再創臺灣史前文物新風貌。

  史前館希望透過每年舉辦「史前文物創意設計競賽」,讓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運用史前文物的圖像素材創作,讓人們透過現代設計的詮釋體會臺灣史前人類的生活樣貌,看見新石器時代工匠精湛的工藝技術,藉由現代的設計讓讓更多人看見史前文物之美,並激發更多創意的巧思。本次競賽得獎作品將於12月1日起至107年11月底止在史前館展廳2F穿堂展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觀。

文/邱瓊儀
圖/楊素琪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61期 2017.12.15
 

  史前館接下來將推出以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為主題的展覽,希望藉由流傳著具有「共享記憶」的歌曲,讓大家更有機會投入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對話關係。

  本館史前史展廳有許多典型的代表文物,富山遺址的繩紋陶缽可說是新石器中期的典型陶器,其中引人注目的便是帶著一對迷你把手的繩紋缽,這樣的形制在西部與西南部從未看過呢。

  博物館不同組室的實習工作內容看似性質固定,事實上卻會隨著服務對象的不同,而帶來各式各樣的學習經驗。來史前館實習,遇上了不一樣的史前館。

 
 

從「轉彎人生」到「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策展緣起與理念

文‧圖/盧梅芬


南王民生康樂隊卑南族男女青年赴金門演唱〈美麗的稻穗〉。圖片來源:陸賢文先生

  2003年,筆者與本館研究人員林頌恩以及時任本館教育人員林娜鈴女士共同策畫「回憶父親的歌:陳實、高一生與陸森寶的音樂故事」特展。此特展是與原住民合作策劃執行的小型特展,詮釋的角度主要是以展題所指之三位後人——陳明仁、高英傑與陸賢文的角度,敘說父親的音樂故事。

  開展後,有一位外國人士徐睿楷(Eric Scheihagen)先生主動聯繫我,詢問此特展的相關史料;在討論的過程中,反而是徐睿楷讓我認識更多的原住民歌謠史,我也更加敬重這位原住民唱片的重要收藏家。

  徐睿楷有著熱情、甚至瘋狂的考據癖,對原住民歌曲、黑膠唱片與卡帶的年代與起源,特別有考證的興趣與研究態度。在聽他滔滔不絕地講述這些歷史與故事時,我發現他的收藏品年代與數量似乎足以撐起一個特展,故提案何不策劃一個特展,讓更多民眾透過歌謠與唱片,認識原住民的歷史以及歷史經驗中的心情故事。

詳全▲TOP

 
 

典藏文物介紹:新石器時代中期富山遺址的繩紋陶缽

文‧圖/吳意琳


圖1.近完整的富山繩紋缽型器現於史前館地下室史前史第二展廳展出

  如果在史前館的史前史展示廳想要找一件代表東部新石器中期的典型陶器,那麼出自於富山遺址的繩紋陶缽可說是本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之一(圖1)。富山遺址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台11 線旁階地,根據地質學家與考古學家的研究,最晚自距今五千年前,這片階地便已經離開海水面,而史前人群應很快就開始在這塊區域進行佔居,因此當時生活的遺留便直接堆積在混合著珊瑚礁的階地上。

  史前人群在富山遺址的佔居時間不算短,從新石器中期到晚期,遺物很多。這類帶著一對迷你把手的繩紋缽主要出現在東部新石器中期,約在四千年前左右,是很引人注目的物件。它們分佈的範圍很廣,根據考古學家的調查,在東部許多新石器中期至晚期(大約距今4000 至3600 年前)的遺址都可以發現這一類文物。

詳全文▲TOP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遇見了不一樣的史前館

文‧圖/蘇筱婷


視障導覽團帶領拓印活動

  在我還是懵懵懂懂的大一時期,一次因緣際會之下,我對史前館有了初步的印象。之後因為系上實習的緣故,其他同學幾乎都選擇了和系上課程相關的工作,像是餐飲業或是服務業,甚至也有到社區幫忙服務學習的同學。不過我還沒辦法像其他同學一樣那麼確定自己未來的志向,所以在面臨實習方向的抉擇時,還是猶豫了很久,因為這是自己第一次的實習,也算是自己第一份工作,不想要那麼任意做出決定。經過和老師及學長姐的意見交流之後,聽說在史前館能夠學習到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對未來也很有幫助,所以便下定決心來到史前館磨練社會經驗。

  第一天報到時,館內的哥哥姊姊帶我們熟悉內部的環境,也讓我們先接觸一些之後需要我們幫忙的活動,像是配合「玉見臺灣特展」的鑽玉DIY活動,讓我們實際操作。第一次看到鑽玉器具的時候,每個人的眼睛都閃閃發亮,充滿了好奇,看了姊姊們的示範後,一群人開始努力扯動器具要在玉片上鑽洞。有的人很順利,一下子就過了,而有的人需要鑽很久很久,但玉片卻一直不願意被他鑽出個洞來,被我們笑說是和玉片的緣分還不夠。之後完成的玉片吊飾,成為我們第一個收到的上工紀念。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台灣打工度假青年鏡頭下的澳洲
    時間:106年11月24日至106年12月24日
    地點:本館2F餐廳
  • 與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
    時間:106年9月15日至107年9月15日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馬修連恩聲音雕塑 《Consonance》
    時間:106年9月15日起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kulumah(回家)-原住民青年技藝創作靜態展
    時間:106年6月6日至107年1月7日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遠古的榮耀—臺灣史前文化特展
    時間:106年9月16日至106年12月31日
    地點:總統府第107 特展室
  • Pasibutbut:海端鄉部落的聲音
    時間:106年9月21日至107年9月15日
    地點: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主題講座:

  • 《A Plastic Ocean 怒海控塑》特映暨映後座談
    活動時間:2017/12/20(三)14:00~17:00
    地點:本館2058會議室
    從一位追尋藍鯨蹤跡的記者開始,他驚訝的發現純淨的海洋裡竟然有塑膠垃圾!於是開啟了團隊追查塑膠流向海洋的旅程。他們花了四年,走訪全球 2,000 多個地方,團隊揭開塑膠污染的驚人真相,並提供解決之道。

主題活動:

  • FUN手作DIY專區
    活動時間:2017/9/1~12/31(每週六~日)9:30-16:30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彩繪史前豬、大象、創意杯墊、獨一無二身份勳章、療癒系多肉植物盆栽等等多元手作活動,讓參觀民眾好逛、好玩、好藝術。
    活動費用│依各項材料計價
  • 愛分享x聖誕園遊會
    活動時間:2017/12/16( 六)10:00-16:00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在凜冽寒冬的聖誕前夕,結合地方文創業者、社福團體、手工藝、有機農民與風味美食
    攤商,邀請更多遊客或臺東市民前來體驗不同氛圍的史前館,現場設立攤商所得捐贈或
    民眾自由捐贈社福團體區,一同把愛心傳遞出去做愛心,分享愛的能量,創造美好的聖誕回憶!

教育資源中心:

  • 聽繪本故事玩戳戳樂
    時間|12/17(週日)10:00~10:30
    地點|教育資源中心 
    講者|故事媽媽  免費,每場限25 人,報名請洽(089)381166 轉523 或592。
    透過有趣的故事,可以涵融嚴密的思考,我們為孩子設計了精彩的故事與遊戲,全程參與聽故事活動,還可以當場玩戳戳樂遊戲!

  》卑南遺址公園     

  • 掃圖裁藝機創作〜個性風杯墊
    活動時間:2017/12/23(六)14:00-16:00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名為創意的小精靈,隨手一畫也許是一朵花一棵樹或是無限想像的幾何圖形,經由掃圖裁藝機就能化成實用的個性化生活用品,非常適合親子共同創作。
    材料費:酌收活動費每人110元
    報名對象| 一般大眾、教師、親子、志工
    報名方式| 網上報名 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聯絡洽詢| (089)233466#210李小姐
  • 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105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 105年公務機關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本館卑南文化公園為全國首座具有自然風貌的考古遺址博物館,擁有在地史前文化、原生植物、自然生態等豐富多元的資源,又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點,故兼具本土與國際視野的多重風貌,可提供公務人員既廣域又深入的多元學習內容,並使公務人員之身心靈有親近自然、汲取原始能量,充實終身學習資源網絡的機會。 在文化素養的課程中,我們安排了公園展示廳的導覽解說,可搭配「手創軟陶飾品」、「卑南玉飾」、「玩彩繪」、「陶罐大變身」體驗活動。 在生態教育的課程中,安排公園原生植物解說,搭配「天然手工皂」、「拓印樹葉手提袋」、「月桃編留言板」、「葉打葉美麗」或「薏米珠手鍊」體驗活動,以增進自然保育的觀念,達到生態永續經營。 以上所安排之課程兼具滿足個人與組織雙面需求的功能,對個人而言,參與公園的體驗進修活動,可獲取不同領域知識、能力與技巧,將可更進一步認識在地文化與生態;就組織而言,透過公園的體驗進修活動,以蓄積再出發的能量,可確保組織內的成員具有因應現在及未來工作需求的能力。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6年11、12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