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香蘭遺址金屬器概述
文/葉美珍‧圖/李坤修
矛鏃形鐵器。
|
臺東縣舊香蘭遺址位於南太麻里溪右岸出海口,自1998年遺址發現後經過2004年至2007年間的2次發掘,根據發掘結果推測史前遺物分布範圍約20公頃,2007年6月經臺東縣政府公告為縣定遺址。
當時考古發掘面積約600多平方公尺,面積雖然不大,但發掘及試探採樣範圍廣,且大部分探坑開在遺物密集的海岸區,因此出土器物數量頗多,包括石器、陶器、金屬器、骨角貝器、玻璃飾物等(註1),其中最大量當屬陶器及陶片。這些器物成為研究遺址與文化的重要基本資料,各項器物將陸續於本館電子報簡介。
舊香蘭遺址屬於距今2100年前至1100年前的鐵器時代三和文化,遺址出土的金屬器包括黃金質、銅質及鐵質。本文先介紹這時期居民所使用的金屬器。
舊香蘭遺址出土鑄造銅斧的石質模具(註2),雖未發現銅斧標本,但已證明銅斧存在的可能性。所採集的金屬標本來自探坑發掘及篩洗土壤,標本殘損且體積小,尤其是土壤篩洗過程收集到的金屬標本更是細小或細微。其中以金質標本數量最少,僅6個小型標本,全來自篩洗土壤,大致為金箔碎屑不具器形者。銅質與鐵質標本大者於探坑發掘出土,故具器型者相形較多;篩洗土壤過程收集的亦多屬蝕餘殘件,未能辨識器型。本文介紹其中較具器型的金屬器標本,而佔多數的其他殘碎、不辨器形標本則說明金屬器普遍存在於遺址。
【詳全文】▲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