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中展現多種聲音的一個嘗試-照片會說話特展的背景

 

曾經,博物館是知識的殿堂,無論在抽象的知識生產及傳播層次,或具象的博物館建築與空間的層次(Cameron, 1972; Gott, 1996)。早在一九七二年,Duncan Cameron便對博物館提出是殿堂抑是論壇(forum)的質疑,扮演殿堂角色的博物館是一個亙古不變、放諸四海皆準的客觀模型,而作為論壇的博物館,則是一個提供不同群體面對面(confrontation)、實驗和辯論的地方(Cameron, ibid.)

 

在美國民權運動的影響下,長時間沒有發聲機會的少數民族,要求在文化的層面上,也得到平等的對待,少數民族的藝術作品應該與西方的藝術作品得到相同的評價,不再老被當作原始藝術;同時要求有自己發聲的機會,由他們自己來詮釋自己的文化,不再由博物館中的專家獨佔文化詮釋權(Simpson, 1996)。民權運動的風潮影響到世界許多國家,一些博物館也就此作出回應。

  

以預計於二○○四年正式開館的美國國立印地安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為例,負責籌建工作的館長W. Richard West、博物館理事會(board of trustees)中的多名成員,以及建築師,館內許多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都具有印地安血統,不過博物館中主要的研究人員(curators)仍以出身於學術界的白人為主。位於紐約先期開放的George Gustav Heye 中心的展示與活動,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由印地安人共同參與;而展示的媒介除了該館由美洲印地安博物館(the Museum of American Indian)繼承而來的收藏外,印地安藝術家的創作,紀錄者的作品都可以在得到展演的機會(Chiao1997)。然而研究人員仍是主導博物館運作的核心。美國國立印地安博物館目前運作的模式,與其前身美洲印地安博物館相較,確已在不同層次上結合了不同的聲音。

照片會說話特展,便是這樣思維下的產物-以三位族群、時代、專業訓練及關懷均不相同的攝影者的作品,來嘗試在博物館中呈現不一樣的觀點和聲音。

參考書目:

 

Cameron, D.F. (1971). TheMuseum, aTemple or a Forum. Curator 14-1:11-24.

Chiao, T. (1997). From “Frozen” to “Living”: the Temporary Exhibition in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unpublished)

Gott, R. (1996). Can the sun now set on the Empire? New Statesman 125: 14-15.

Simpson, M.(1996). Making Representations: Museums in Post-colonial Era. London: Routledge.

The website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 www.nmai.si.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