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地區新發現的史前文化(一)「拍印紋陶文化」

李德仁2002/9/5


在台東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的「台東縣史前遺址內涵暨範圍研究」的第二階段計劃項下,在台東平原及其以南沿海區域發現一新的史前文化類型
---「拍印紋陶文化」多良Ⅱ類型;係以新發現的太麻里鄉多良Ⅱ遺址命名,另外台東市貓山遺址也發現屬此文化類型的陶器。文化遺物以拍印紋陶為其特色,年代依據貓山遺址的七個碳十四年代測定,經校正後,年代集中於730-520B.P.之間,推斷屬於台灣史前文化金屬器與金石併用時代晚期的階段。

此文化類型陶器以淡褐色夾砂的陶類佔絕大多數,器型以侈口平唇的罐型器為主,口緣下方器腹外表相當多的拍印紋飾,紋飾母題(motif)以條狀籃紋、條紋為多,其次有菱形紋、刺點紋、雷紋、連結三角形紋等,並發現極少量的太陽形紋。石器發現的數量不多,以石錘為主,另外僅見少量的打製石斧、有腰石斧等。

遺跡方面,在貓山遺址1999年搶救發掘時出土一具仰身屈肢葬,為一無棺墓葬,僅挖可容身的小土坑埋葬死者,葬主姿勢採仰身而下肢屈起協靠墓坑,雙手直放於身體兩側,右手軸關節處置放一件鐵器,但銹蝕嚴重,推斷可能是一件匕首,帶鋌,置於右手下方可能與生前使用習慣有關。

由墓葬所在的地層堆積判斷,屬於遺址使用時期的晚期階段。墓葬旁邊有燒裂的石頭、陶片及獸骨等,明顯有灰坑的痕跡,顯為一處燒烤食物的地方;貓山遺址在700年前鄰近卑南大溪,岸邊已趨於穩定可供人類活動居住,人們在溪海交會處撈捕夜光蠑螺,回到岸上處理並煮食,推測其煮食的方法類似今日阿美族的石煮法,因此在遺址上留下許多敲擊過以方便取出螺肉的夜光螺殼;螺殼的週遭散布燒過的石頭以及敲碎的礫石片。打獵回來的獸肉也在附近煮食,因此發現大多是豬、鹿之類獸骨遺骸;煮食之後以陶罐盛裝。

由於墓葬的底部高於灰坑的上緣,因此判斷這一個地區原是燒煮食物的地方,地處聚落的邊緣,晚期可能荒廢而成為埋葬的場所,但葬區規模如何,目前並不清楚。

由於台東地區「拍印紋陶文化」發現的遺址目前僅二處,文化內涵並不清楚,其陶器特徵類似宜蘭地區瑪蘭族的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但兩者間類緣關係並不清楚。而貓山遺址另有靜浦文化的特徵,該地又為阿美族舊社所在,和阿美族關係較為密切;因此「拍印紋陶文化」其內涵與類緣關係相當複雜,而「拍印紋陶文化」一詞之用法是否合適,皆須有進一步的研究來加以釐清。



參考資料:

李坤修、葉美珍

2001            《台東縣史史前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劉益昌、陳俊男、顏廷

2002  《台東縣史前遺址內涵暨範圍研究—台東平原以南及蘭嶼地區》,台東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