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解析封存海底的「歷史寶囊」
陸地生活─利用土地獲得生計滿足
卑南探幽徑
戰爭與博物館
 
 
史前館電子報第11期 2003.05.15
   
 

戰爭與博物館 文圖/呂憶皖

圖左/大英博物館埃爾金石雕展示廳
圖右/埃爾金石雕展示廳旁的新展廳,觀眾可以在此觸摸複製石雕。

今年四月初,英美聯軍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當地掠搶成風,包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一大博物館的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在內,共二十八個博物館遭到暴民洗劫,約十七萬件館藏文物被掠奪及破壞。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館方人員痛斥美軍保護不周,不顧博物館的要求,致使博物館文物在戰火中遭受空前的浩劫。

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立即呼籲在伊拉克的英美軍隊保護伊拉克境內的博物館,國際社會遵守一九五四年海牙公約有關「武裝衝突事件中文化資產保護」(Hagu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in the Event of Armed Conflict)以及一九七0年制定的「禁止及防止非法進、出口及轉運文化資產的擁有權」(Convention on the Means of Prohibiting and Preventing the Illicit Import, Export and Transport of Ownership of Cultural Property)等相關公約。同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派遣大英博物館近東地區負責人調查伊拉克文化遺產遭到破壞的狀況,四月底教科文組織與大英博物館聯合主辦了一場研討會,邀集世界重要博物館代表及相關學者,討論如何集結國際社會的力量,協助伊拉克追回被搶奪的文物。

文物始終是重要的戰利品,博物館一直是戰爭掠奪的對象。一八六0年,北京圓明園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遭到英法聯軍大肆劫掠園內的陳設和文物,放火燒了這座聞名世界的中國園林。一九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圓明園再次遭到當地駐軍、宮監及居民的洗劫,園中殘存的雕刻、文物等被盜賣到世界各地,其中部分散見於各大知名博物館。

雖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九九五年簽署了「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約」,規定任何因戰爭原因被搶奪或丟失的文物,都應該歸還,而且沒有任何追溯時間限制。然而戰爭掠奪文物的歸還,至今仍是爭論不休的議題。希臘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埃爾金石雕(Elgin Marbles)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十九世紀初,英國埃爾金伯爵(Thomas Bruce, seventh Earl of Elgin)出使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希臘當時是由土耳其統治,埃爾金藉由與土耳其蘇丹的良好關係,將雅典帕德嫩神廟的大理石建築裝飾及石雕砍下並運回英國,之後他以三萬五千英鎊轉賣給英國政府,現陳列於大英博物館,成為該館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長久以來,希臘政府不斷積極追討埃爾金石雕,希望英國能在二00四年雅典夏季奧運舉辦前歸還文物;然而,英國政府仍堅持大英博物館對這批文物的所有權。這個議題在英國引起朝野廣泛的討論,許多人贊同掠奪而來的文物本來就應該物歸原主;有人則認為一旦大英博物館歸還文物,就如同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許多其他博物館都將被要求歸還文物。二00二年十二月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等十九家歐美博物館,聯合發表了一項聲明,強調這些博物館如同人類文明的百科全書,具有普世的重要性和價值,因此反對將早期獲得的文物歸還原屬國。

殖民帝國的勢力曾為許多世界知名博物館累積無數的傲世珍藏,然而也成為博物館面對現今博物館文物歸還的思潮和相關收藏倫理的挑戰時,提不起也放不下的包袱。

 

參考文獻:

Ambrose, T. & Paine, C. (1993) Museum Basics, Routledge, London.

http://www.unesco.org/

http://www.thebritishmuseum.ac.uk/newsroom/current/universalmuseum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