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的卑南幽徑就是在聚落北方的河階崖上,找出民國六十九年台東新站開挖以前的地形圖(圖一),可以明顯的看出等高線密集的河階崖呈南北走向,左邊的梯形範圍是卑南文化公園位置,公園右邊的長方形區塊目前仍是私有地,民國八十二年發生的農民取土破壞遺址事件,就是發生在此區的北側;再右邊就都是台東新站的範圍了。新站左側地界與河階崖間約十公頃的三角地帶,就是卑南遺址遭鐵路施工破壞及十三次搶救考古的區域。
如欲一探幽徑,可循台東新站後方道路北行,經過遺址地表唯一殘存的石柱後,沿左側產業道路爬昇,目前的入幽徑口就在道路爬上河階崖的轉彎處。幽徑路跡仍可辨別的五百公尺,就是從此入口沿河階崖邊緣北行;自從二十年前新站施工,道路修改後,這段路已少人行走,目前狀況植被茂盛,林蔭蔽天,黃荊的樹頭,竟然可以大到直徑七十公分;張牙五爪的大叢白飯樹生機旺盛;各種藤蔓懸垂,地面落葉滿徑,三葉橘晶瑩鮮豔的小紅果灑得滿地;撥開倒木繼續前行,竹雞振翅從腳旁草叢拔地飛起,刺竹隨風搖擺摩擦,嘰嘰聲不斷,時空卻已凝結,思緒已飄入了另一個遙遠的空間。回眸間,史前幽靈已擦身而過。
U形斷面的卑南古道
|
道旁藤蔓懸垂 |
台灣最有名的古道首推西元1875年吳光亮開鑿的「八通關古道」,這一條小路長度雖短,其年代卻可能遠達聚落開始成形的五千年前(註一)就已成形。我們瞭解卑南溪和卑南文化人的關係非常密切,人類沿著溪邊活動的時期當然與聚落成型時期相同。不論是在河中捕魚、沿溪上行至鹿野溪上游的採石區或北上和其他聚落人民交換物品或謀其他生業,最適當的途徑非沿此河階崖莫屬,蓋因路線就在聚落北側,地勢平緩,沿此河階崖行走展望良好,河中之狀況一目瞭然:全村民眾動員,以多層的大竹筏載運重達五公噸的巨型板岩,村內老小擠在河階崖上看熱鬧的場景彷彿歷歷在目。另一項推測歷史久遠的原因乃沿途隨處可見的史前遺留:陶器碎片和板岩石片,這兩樣東西都是史前人類生活中常見的物件。還有一項理由是路面因為常有人類活動,故而植被較少,當下雨時,地面的逕流,常會沿道路沖蝕,是以年代較久的路面常會形成U形的斷面;這條小路也有這種現象,其U形的斷面最深處達一點五公尺,U形槽外側的瘦陵,全賴植被根系的固結,方能穩定下來,再下去就是河階崖的陡坡了,這樣奇特的斷面現象,也只有歷史悠久的道路可以解釋。滄海桑田五千年,現在這條小路當然不一定是以前的原貌,河水暴漲侵蝕河階崖的情況是自然的法則,但是沿著河階崖活動的人類一直持續下來,卻是肯定的事實。
當卑南溪逐漸向東邊軟弱的利吉層侵蝕遠離此河階之後,聚落逐漸喪失了河運的便利,聚落人口也逐漸離散,終至聚落沉寂為塵土掩埋,僅餘十多座巨型石柱豎立地面,與荒煙漫草同在。卑南遺址聚落雖然離散,但是這條古道卻持續為南來北往的後人利用,是以雖然整個河階全被開墾了之後,這條沿著河階崖的小路卻一直被人自然的使用與保留下來。
在重視本土的熱潮影響之下,許多古道紛紛讓人探勘再現世人面前,楊南郡先生為古道下的定義:一定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且出現於清朝之前者,包含有歷史遺跡等等。率先進行魚路古道調查的植物學家李瑞宗先生(註四),更嚴格的給予歷史文化的定位。李先生認為一條道路至少要二十公里以上,而且大抵具有完整的歷史人文條件,才能定義為古道。這條小路目前尚能辨認及行走的路段大約只有五百公尺,並不否符合學者專家的「古道」標準,但是本路段的自然環境以及史前文化遺留、更重要的是與史前卑南文化人生活環境結合的遐想空間,都值得訪客在瞭解了卑南文化之後再安排來此一遊。
這條「古道」敏感的史前遺留,沿途特殊的植被環境、U形的斷面,都值得我們珍視與保存。訪客來此請尊重此地的一切環境,希望有權管理此處的地方政府單位能尊重這條「古道」的人文價值,千萬別去改造其形貌;更希望此路的價值浮出檯面,能給與適當的保護,約束道旁的農戶不要將路旁的「雜木」砍除,使此條可能是台灣僅見的千年「古道」能為有緣者所徜徉懷想。
註一:在卑南遺址第1~13次發掘中,以取出的人骨及木炭標本進行C14定年,十件年代數據中,其範圍在5378B.P.~2350B.P.之間,大半的樣本年代集中在3500B.P.~2800B.P.之間。
註二:南島民族移入台灣的路徑有多種說法;卑南阿美、海岸阿美及恆春阿美都有著來自南方島嶼的發詳傳說。卑南族知本社認為三和海邊乃其祖先的登陸發詳地,目前該地立有紀念碑。
註三:卑南遺址發掘報告將卑南遺址所在位置稱為第四河階。隨著地殼的上升,河川將繼續往下切割,河階的數目將持續增加,是以河階的排序以由上往下遞增較合理。
註四:李瑞宗先生曾受本館委託進行卑南遺址附近植被調查,並且選擇培育120種原生植物各180棵,建立了卑南文化公園的原生植栽基礎。
參考文獻:
宋文薰、連照美 1984《遺址發掘與陪葬品分析第一卷》
宋文薰、連照美 1988《卑南遺址第11-13次發掘工作報告》
楊宗瑋 2003 史前卑南瞭望一氏族,《史前館電子報第五期》。▲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