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解析封存海底的「歷史寶囊」
陸地生活─利用土地獲得生計滿足
卑南探幽徑
戰爭與博物館
 
 
史前館電子報第11期 2003.05.15
   
 

水下考古─解析封存海底的「歷史寶囊」 文/臧振華



法國水下考古學家在埃及亞力山卓港附近發掘
兩千多年前的古文物。(中國時報檔案照片)

說到水下考古,您一定會想到電影「鐵達尼號」中潛水人員進入那殘破的船殼中找尋鑽石之星的那一幕。這就是水下考古嗎?當然不是!下面請讓我來給您解說。

上世紀中葉開始興起

考古學源於歐洲,原是泛指研究古代的學問,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才產生了現代考古學;它的任務在於根據古代人類活動和生活所遺留下來的遺物和遺跡,來研究古代人類的社會、文化和歷史。這些遺物和遺跡大都埋沒在地下成為遺址,必須透過調查和發掘才能將之揭露出來。所以,考古學家給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拿著鏟子在土裡挖掘。但是大約從20世紀中葉開始,有的考古學家不在陸地上,而是到水下去考古了,並且發展成為考古學的一個新領域。

其實在幾個世紀以前,人類即已經開始嘗試利用各種方法試圖潛入到水底調查或找尋古代的沈船或文物,但是現代水下考古學的出現則和潛水技術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1943年,兩位法國人發明了自動空氣壓縮機(水肺)之後,人們終於可以藉著這個工具,實現了在水下自由活動的夢想,也為想要在水下進行考古的人提供了工作的基本條件。此外,水下考古學的工作也與海洋探測技術有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際,由於戰爭的需要,法國物理學家發明了聲納裝置,以用來追蹤潛水艇。這一發明不但給海底探測提供了革命性之發展,也為水下文物或沈船的調查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由於潛水和聲納裝置的發明,到了1950年代,在法國已經出現了「水下考古學」這一名詞,強調以考古學的方法研究水下文物或沈船。1956年,瑞典海洋歷史博物館首先將水下考古列為經常性活動。進入1960年代,以考古學方法所進行的水下文物的調查工作紛紛出現,其中,美國考古學家巴斯對土耳其格里東雅角海域之拜占庭時期沈船遺址,進行考古學的調查和發掘,可以說是水下考古學發展上的重要里程碑。時至今日,水下考古學在世界各地已經非常普遍,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科技性要求尤高

一般人常把水下考古學與打撈沈船混為一談。許多影片,更以沈船寶藏之情節,將水下考古塑造成一種海底傳奇或羅曼蒂克的印象。其實,除了驚險和刺激的情境之外,水下考古學其實是一門很嚴肅的學問;是要以考古學的概念和方法結合海洋科技和保存科學等自然科學,藉由沒入水下的船隻、文物和遺跡,研究人類的物質遺留,以及他們的文化和活動。所以,水下考古要比陸上考古更為困難,科技性的要求也更高,其作業過程包括歷史檔案蒐集和研究,水域資料的調查、水下文物之定位和範圍探測,規劃和發掘,測量、攝影和紀錄,文物出水,以及出水文物之實驗室處理、分析研究和保存維護等步驟,都需要富有經驗和良好訓練之考古、海洋科技,以及文物研究和維護等各方面之專家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任務。

從學術的觀點來看,深潛水下的古代沈船、文物或遺跡,可以說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文化資產。例如,一艘深潛水底的古代沈船,其價值不僅是在於其中所裝載的物品,它的形體、結構,以及所在的位置和環境其實都是「封存」在水底的歷史資料,完整地為後人提供許多有關當時航海、造船、貿易、工藝技術、農工產品,以及歷史事件等方面之寶貴資料,對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研究、往往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此外,水下考古對於發展觀光也有很重要的價值。經過水下考古出水的沈船、文物和遺跡等,經常是博物館中最熱門的展品,可以吸引大量的遊客。

台灣海峽是座考古樂園!

台灣四面環海,古代人類在這些海域活動和航行,遺留了非常多的水下遺存。特別是西側的台灣海峽,由於盡屬大陸棚的範圍,曾經是大陸與台灣間之陸地,後因冰期結束海水面上升而成為海峽,海水不深,為一處天然的航道。不過其中的澎湖海域,一方面是海峽航道的要津,另一方面卻又是礁石羅布,風濤險惡,經常發生船難的所在。以考古學家的眼光來看,台灣海峽是一個極為珍貴的水下考古樂園,其中可能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水下考古資料,它們可大致包括三類:

  第一類是台灣海峽在陸地時代所遺留下來的人類活動遺存,包括舊石器時代人類的骨骸化石、使用的器物和與之併存的野獸骨骸化石等。

第二類是冰河期以後,由於台灣海峽海水面上升和海岸線變化,所淹沒的一些新石器時代以至歷史時代人類聚落和活動的遺跡。

第三類則是為數眾多的古代沈船。台灣海峽自古即為東亞的主要航道之一,因波濤險惡常生船難,所以在此水域中必然沈埋著大量各個時代的古代沈船。這些古沈船無疑是台灣海峽最重要的資產。楊麗祝和劉靜貞曾經根據清朝檔案文書和有關外國史料中關於澎湖海域的船難記錄加以統計,發現清朝康熙至光緒年間,在澎湖海域遭難的中、外船隻,就有近百隻之多,其中有漁船、兵船、貨船、客船,甚而海盜船。所以,單是清朝的一兩百年間,就有如此多的沈船,如果加上更早各時代的沈船,台灣海峽的海底毫無疑問應該埋藏著大量的沈船。相信其豐富的程度應該不亞於以水下考古豐富著稱的地中海。

總之,從自然和人文環境的背景來看,台灣海峽的水域中可能蘊藏了大量人類的活動遺存,可以說有如一座極其珍貴的「歷史寶囊」。然而這個「寶囊」中的內容,絕不能只是取來豐富博物館的庫藏,更不能淪為古物市場的貨源;它的最大價值應該是對學術和科學研究所可能提供的材料和證據,尤其是它們在海峽兩岸若干重要文化史問題上所可能發揮的關鍵性作用。這一點正是任何在台灣海峽進行「水下考古」的人所應有的基本認識。最近,若干民間的潛水愛好者和一些博物館界的人士組織了一個「中華水下考古學會」。希望這是發展國內水下考古事業的一個好的開始,也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吸引國人對於水下文化資產的認識,並促成政府及文化研究單位對水下考古的重視和支持,使這個考古學的新領域能夠在國內健全地成長和發展。

(轉載自民國九十二年五月四日中國時報E8版時報科學與人文)

▲TOP